备考资料
诊断心理障碍需要注意的四个因素是什么?小编,昭昭医考官网的精神健康和心理健康状况如下。请仔细检查。心理障碍,又称心理异常,是相对于正常心理而言的。心理聚会是永恒的,它受个体的年龄、性别、健康状况等因素的影响,也受生活经历、文化习俗、教育水平、社会环境等因素的影响。身体活动存在明显差异,在判断个体心理异常时,需要充分考察这一因素的影响。
只有当一个人的心理和行为活动明显偏离正常状态,与大多数具有相同身份和文化背景的人相比不合适时,才能认为存在心理差异。
(1)心理障碍的基本概念是个体心理活动的正常过程和异常过程往往是连续的,很难划一条单一的清晰的线,在一定的情况下会相互转化。因此,要判断心理活动是否正常,必须参考性别、年龄、职业、受教育程度、民族、宗教信仰、民俗风情、当时的环境以及过去的一致表现等各种因素,对具体的人进行具体分析。心理障碍的临床诊断至少应注意四个因素:
1.应激因素,即当事人是否存在可引起心理异常的生物-心理-社会因素;
2.心理异常的表现形式和内容,即心理异常的具体表现形式以及是否与应激因素有关;
3.心理异常是否对当事人造成精神痛苦或社会功能损害;
4.心理异常持续时间及影响因素。心理障碍是指由各种生理、心理或社会因素引起的心理功能障碍和异常行为。心理障碍往往会对个体造成不同程度的精神痛苦和社会功能损害,即任何因素导致精神痛苦的异常状态或无法适应社会生活,临床上也称为精神障碍或心理行为障碍。另外,非明显原因所致的心理障碍,即非脑体疾病或严重心理社会压力所致的精神障碍,即所谓的“内源性”或“原发性”心理障碍,称为精神病或精神疾病。继发于社会心理压力或脑体疾病的心理异常称为心理障碍。
(2)心理障碍的常见类型心理障碍的诊断分类是多种多样的,并且随着经济、文化的变化而不断完善。心理学是物质进化到一定阶段的产物。人类的心理现象不仅是神经系统高度发达的产物,也是人类适应环境的产物。人类的心理活动一方面受到大脑功能活动的限制,另一方面也受到环境因素的制约。
人类在不断适应环境的同时创造了语言,语言的出现极大地促进了人类心理活动的高度发展。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历年题目题目实战演练
章节练习章节专项突破
模拟考试优质模拟题
练习记录提高复习效率
8.54MB 下载数8569
7.36MB 下载数6598
7.98 下载数5698
2023年国家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名单(西医部分)
25备考怎么学?抓紧听!开课了!
专属课程推荐|2025年临床线上课程大合集!
2023年全国各考区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缴费时间|方式|入口|流程汇总
2022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技能缴费通知汇总(时间/方式/标准)
2022年执业医师报名考区电话一本通!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