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资料
如何观察和护理体温异常?为了帮助你理解,昭昭医考官网小编为你提供了一个总结:
当疾病、药物等因素(高烧或寒冷的环境)损害了体温调节中心的功能时,产热与散热的平衡关系发生变化,体温出现异常。体温过高或过低都是不正常的现象。
发热病理性体温升高超出正常范围的普通人称为发热。由于热源直接作用于体温调节中心,体温中心的功能紊乱,是由于各种原因产生过多热量或散热减少造成的。发热是疾病的常见症状,也是机体对致病因素的防御反应。但是,长期发烧会消耗体内大量的能量和物质。导致重要器官功能障碍。
1.发热原因
(1)感染性发热是临床上最常见的,包括细菌、病毒、立克次体、原虫、寄生虫等生物病原体。
(2)中枢性发热和温度调节中心功能障碍(中暑、脑损伤)引起的非感染性发热;吸热(大面积烧伤,内出血);过敏性发热(风湿热、药物热、输液反应);内分泌代谢紊乱(甲亢、失水)引起的发热。
2.发热程度分类(根据口腔温度)
(1)低热体温37.5-37.9。如肺结核、风湿热等。
(2)中温热体温38——38.9。比如一般传染病
(3)高烧,体温39-40.9,比如急性传染病。
(4)体温41以上的超高热,如中暑;
3)发热过程;
体温上升期,特点是发热大于散热。临床表现:患者感到畏寒、出汗、皮肤苍白。是皮肤血管收缩,皮肤温度降低引起的。这个时期的长短因因素而异,有的体温在几个小时内升到最高点,如肺炎球菌肺炎、疟疾;有的几天就涨到最高点了,比如伤寒。
高热持续时间的特点是较高水平的产热和散热平衡,而体温保持较高状态。患者面部潮红,皮肤灼热,嘴唇干燥,呼吸急促,脉搏加快,这种症状可能会持续数小时、数天甚至数周。
低温期的特点是散热增加,产热减少,体温恢复正常调节水平。病人大量出汗,皮肤温度下降。退烧有两种方法:突然退烧和逐渐退烧。体温突然下降;回归型是体温逐渐下降。当体温下降时,由于大量出汗和体液流失,体弱的老年人和心血管疾病患者容易出现血压下降、脉搏加快、四肢冰冷等虚脱性休克,应密切观察和加强。如果体温突然下降,脉搏呼吸加快,全身症状加重,则是病情恶化的表现。如果体温下降,症状缓解,说明病情正在好转,趋于正常。
4.根据患者体温变化的特点对热证进行分类,具有一定的临床意义。常见的热类型如下。
稽留发热体温连续数天或数周升高至39以上,每日差值不超过
常见于大叶性肺炎、伤寒和副伤寒。
松弛热体温39以上,24小时内体温差1以上,最低体温仍超过正常值。常见于风湿热、败血症、肝脓肿等。
间歇性高热期和非高热期交替出现。发烧时体温突然升至39以上,伴有寒战,数小时或更长时间后降至正常。发热常伴有出汗,几小时或几天后又发热。常见于疟疾、肾盂肾炎、淋巴瘤等。
不规则温热体温内变化不规则,持续时间不确定。常见于流感、肺结核、支气管肺炎等。
高热病人的观察与护理
高烧卧床休息导致新陈代谢快、吃得少、消耗高、体质虚弱,因此有必要卧床休息,减少活动
更好的冷却措施是物理冷却。
如果体温超过39,可以用冰袋冷敷头部。如果体温超过39.5,可以用酒精、温水或主动脉冷敷。物理降温半小时后观察体温,并做好记录和交接班。
密切观察高烧患者,每4小时测量一次体温。注意患者的面色、脉搏、呼吸、血压、出汗情况。高烧的孩子容易抽搐。如有异常,及时报告医生。体温恢复正常三天后,可以降低到测两次体温。
补充营养和水分给患者提供营养易消化的液体或半液体饮食,并鼓励少量进餐和多饮水。不能进食者,根据医嘱静脉输液或鼻饲,补充水分、电解质和营养。
口腔护理高烧患者唾液分泌减少,口腔粘膜干燥。当机体抵抗力下降时,容易引起口腔炎、舌炎、黏膜溃疡。应协助患者在饭后或早上睡觉前漱口或用棉球擦拭,以防止口腔感染。嘴唇干燥的人应该用油保护。
保持干净。患者在退烧过程中出汗很多。及时擦干汗水,换衣服、床单、被套,防止着凉。
体温过低如果温度低于35.5,称为低体温。常用于早产儿和全身营养不良的危重患者。前者由于温度调节中心还不成熟,自身无法适应外界温度的变化;后者是由于最后循环不畅,特别是在低温环境下,如保暖措施不当,很容易导致温度不升。
出现上述情况,除了及时向医生报告外,还要尽量提高室温,并采取相应的保暖措施,如盖好被子,把热水瓶放在脚上等。对于老年人、儿童和昏迷患者,应注意预防烧伤,密切观察生命体征的变化。
昭昭医考官网提供护士资格辅导课程,十多年的辅导经验教师辅导团队,欢迎了解~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历年题目题目实战演练
章节练习章节专项突破
模拟考试优质模拟题
练习记录提高复习效率
8.54MB 下载数8569
7.36MB 下载数6598
7.98 下载数5698
2023年国家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名单(西医部分)
25备考怎么学?抓紧听!开课了!
专属课程推荐|2025年临床线上课程大合集!
2023年全国各考区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缴费时间|方式|入口|流程汇总
2022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技能缴费通知汇总(时间/方式/标准)
2022年执业医师报名考区电话一本通!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