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资料
关于“护士执业资格备考:菌群失调患者医院感染”的内容,昭昭医考官网小编整理如下:
菌群失调患者医院感染辅导:
例:双重感染属于()
A.原位菌群失调
B.易位菌群失调
C.移位菌群失调
D.一级菌群失调
E.二级菌群失调
答:A
分析:微生态失衡是指在外界环境的影响下,正常微生物之间以及正常微生物与宿主之间的平衡状态由生理性结合变为病理性结合。微生态失衡会导致菌群失调和转移。
1.原地菌群失调:原地菌群失调是指虽然正常菌群仍生活在原生场所,没有外来细菌入侵,但数量或物种结构发生了变化,即偏离正常生理组合的生态现象。根据失调的程度,原位菌群失调可分为三种程度。
一级障碍:在外界环境因素、宿主疾病或医学措施(如抗生素或化学药物)的作用下,部分细菌受到抑制,而另一部分细菌获得过度生长的机会,导致部分部位正常菌群结构和数量发生暂时性变化,称为一级障碍。失调因素消除后,正常菌群自然恢复,临床称为可逆失调。
二度失衡:正常菌群结构比例失衡相持不下;生理波动变成了菌群的病理波动。去除失衡因素后,菌群仍处于失衡状态,难以恢复,即不可逆。多为慢性腹泻(肠炎)、肠道功能障碍、慢性咽喉炎、口腔炎、阴道炎等。临床上常称为失衡。
三度失衡:原正常菌群大部分被抑制,只有少数菌株占了决定性优势。
第三度紊乱的原因是广谱抗生素的广泛应用使大部分正常菌群消失,而不是路过菌或外来菌繁殖,成为该地区的优势菌。
三级障碍以急性重症为特征,如艰难梭菌引起的伪膜性肠炎。白色念珠菌、铜绿假单胞菌和葡萄球菌可能都是三度紊乱的优势菌。正常菌群三度失调也叫菌群交替或双重感染。
2.移位菌群失调:在医院,更严重的是移位菌群失调,也叫局限性转移或易位。也就是说正常菌群从原生活环境转移到外来生活环境或在无菌部位定植或定居,如大肠内的大肠杆菌、绿脓杆菌转移到呼吸道或泌尿道定居。原因大多是抗生素使用不当,即该区域的正常菌群被抗生素抑制或破坏,从而为外来或路过的细菌提供生存空间和定植条件。
移位菌群的紊乱表现为:侧向转移,如下消化道向上消化道转移,上呼吸道向下呼吸道转移;纵向转移,如皮肤和粘膜表层向深层转移;肠腔向腹腔转移;通过血液循环或淋巴循环转移。
手术、插管等侵入性诊疗容易造成脱位菌群失调;免疫力低下的患者,如大面积烧伤患者,也容易出现菌群失调的转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历年题目题目实战演练
章节练习章节专项突破
模拟考试优质模拟题
练习记录提高复习效率
8.54MB 下载数8569
7.36MB 下载数6598
7.98 下载数5698
2023年国家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名单(西医部分)
25备考怎么学?抓紧听!开课了!
专属课程推荐|2025年临床线上课程大合集!
2023年全国各考区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缴费时间|方式|入口|流程汇总
2022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技能缴费通知汇总(时间/方式/标准)
2022年执业医师报名考区电话一本通!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