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资料
针灸在中医护理中的介绍,针灸是中医中最常用的技术操作,即不同形状的针由金属制成,通过不同的技术在人体上刺激一定的穴位,通过经络和穴位调节人体内脏的气血,达到治病的目的。护理上有毫针和梅花针。
1.丝状针刺
(1)物品准备:在处理托盘中准备消毒的毫针、镊子、75%酒精棉球、干棉球和曲板(一个用于盛放脏棉球;一个含有消毒剂浸泡用过的丝状针)。
(2)体位:根据不同的穴位,选择合适的体位,充分暴露针刺部位,操作方便,患者感觉舒适,肌肉放松,长时间持针。比如胸腹部穴位要仰卧,双膝弯曲或后倾,背部穴位要俯卧或俯卧。
(3)进针法:使用75%酒精棉球消除穴位皮肤后,操作者用左手拇指或食指按压穴位,右手持针,左手指甲沿抵靠,拇指和食指向下压,快速将针刺入皮肤,然后用右手扭转针柄,将针刺入深部。这是一种单手送针方式,多用于5cm以内的短针。如果针长超过6.67~10 cm,可以用双手入针,即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包裹棉球托住针尖0.67~1 cm,右手拇指和食指托住针柄,同时双手向下按压,迅速将针尖刺入穴位皮肤,然后用左手托住针体,右手拇指和食指扭动针柄,将针放入深处。
(4)针感:当针刺入一定深度时,出现局部酸痛、麻木、肿胀、重感,也可向一定方向传递。这叫“得气”,是正常的针刺感。
(5)进针角度:针体与皮肤成直角,垂直刺入,称为“直刺”,适用于肌肉丰富、穿刺较深的部位;针体以45度角刺入皮肤。称为“横刺”,适用于头部、面部等肌肉较浅的部位。
(6)手法:针刺取气后,根据证的虚实,采取相应的补泻方法。一般上火后扭转幅度小,速度慢,或者举的时候,再插慢举是补法;反之,上火后扭转幅度大,速度快,或以泻法重复轻插。
(7)提针:用左手将消毒后的干棉球按在穴位上,用右手和拇指食指轻轻扭动针柄,取出针,用左手用棉球轻轻按压穴位。
(8)针灸护理:
针刺时,必须保持环境清洁,空气新鲜,光线充足,温度适宜。
针头必须经过高压灭菌后。穴位皮肤要用75%酒精充分消毒,每个穴位保持一针,避免感染。
向患者解释,消除紧张情绪。如过度疲劳和饥饿,应立即避免打针,以免晕倒。
为病人设置合适的位置,充分暴露针头插入位置,但注意保暖。留针时,使用被套毯或棉被,并告知患者不要随意改变位置,以免弯曲或折叠针头。
针灸治疗过程中随时观察患者的面色、出汗情况,询问患者的感受。如果患者主诉头晕、恶心、面色苍白或头部出汗,即“晕针”,立即取针,帮助患者仰卧,并喝些热水缓解。如果症状严重,报告医生治疗。
取针时,检查穴位和针数,以免忘记给患者上针。取针后,用干棉球按压一个星期
头痛:额痛:孙、合谷、头痛:百会、太冲、风池穴。偏头痛:孙,合谷,头,风池,外关。
牙痛:要点:下关、口器、合谷。匹配点:孙、内庭、外关。
腹痛:要点:上腹痛:中脘、内关、足三里、脾俞、舒威。下腹痛:舒天、气海、三阴交、足三里。脐周疼痛:舒天、关元、足三里。
腰痛:申舒、钟伟。
安神:神门、内关、足三里、三阴交。
调理脾胃:足三里、脾俞、舒威、肾俞、大肠俞、舒天、中脘。
:内关、中脘、舒威、足三里。
闭锁:关元、气海、水路、三阴交、中济。
2.梅花针
(1)物品准备:治疗托盘、75%酒精棉球、无菌梅花针(即在长度为20~30cm的稍有弹性的针杆一端固定5~7根不锈钢针制成)、无菌镊子、弯曲托盘。
(2)体位:充分暴露穿刺部位为宜,使患者感觉舒适,不易感冒。
(3)操作方法:
暴露穿刺部位,用75%酒精棉球消毒皮肤。
操作者右手握住针柄后端,食指抵着针柄前端伸直,利用腕关节上下弹力由轻到重轻敲。
针刺时针尖应垂直于皮肤。针尖接触皮肤时,会迅速弹起,持续运动,一般每分钟60~80次左右。
根据场地的大小,掌握敲击时间,一般每次5~15分钟。
针灸在中医护理中的介绍,用酒精棉球对敲击部位进行消毒,用棉球擦拭梅花针,用消毒液浸泡。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历年题目题目实战演练
章节练习章节专项突破
模拟考试优质模拟题
练习记录提高复习效率
8.54MB 下载数8569
7.36MB 下载数6598
7.98 下载数5698
2023年国家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名单(西医部分)
25备考怎么学?抓紧听!开课了!
专属课程推荐|2025年临床线上课程大合集!
2023年全国各考区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缴费时间|方式|入口|流程汇总
2022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技能缴费通知汇总(时间/方式/标准)
2022年执业医师报名考区电话一本通!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