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资料
“创伤失血性休克的急救护理简介:早期症状与治疗”的内容,可以先看看以下昭昭小编整理的内容:
创伤失血性休克急救护理体会:
1.早期发现休克的早期症状
意识和表情:在创伤失血的早期,身体的代偿功能还是不错的。患者普遍意识清醒、紧张、易怒、焦虑。随着休克的加重,进入失代偿期,对患者脑组织的供血逐渐减少,缺氧加重,表现为淡漠、迷茫、不敏感甚至昏迷,说明病情恶化。因此,需要密切观察患者的意识和表情。
脉象、血压、脉压差观察:休克早期脉搏加快,随着病情进展,脉搏细而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晚期脉搏细而缓慢,甚至察觉不到。血压和脉压差,由于早期代偿性血管收缩,血压可能维持或接近正常。因此,密切观察脉搏和血压的变化是抢救休克的关键。抢救过程中,每15~30分钟测血压——次,并做好记录。血压稳定后,可以减少测量次数。休克后期,每5-10分钟测一次血压,直至稳定。
呼吸和尿量监测:大多数休克患者伴有呼吸频率和振幅的代偿性增加。当呼吸加深、加速或变浅、不规则,出现鼻翼时,说明病情正在恶化,应密切观察,及时治疗。尿量监测是护理工作中观察和判断肾毛细血管灌注的重要指标之一。抢救过程中,本组所有患者均放置导尿管,每小时测量尿量。如果尿量小于每小时20毫升,肾血流灌注不足,提示休克。如果抢救治疗后每小时尿量恢复到30ml,则是休克缓解的重要指标。因此,在抢救过程中,严格仔细地监测尿量是非常重要的。
体温:休克患者体温普遍偏低。如果体温突然升高表明有其他感染,要及时报告医生。
2.加强基础护理
休克患者应注意保暖,避免受凉,以免加重休克。当病人体温过低时,应增加室温,增加衣物。室温保持在18~20。如果温度过高,会增加组织的代谢率,从而增加氧气的消耗,保持适当的舒适度,减少不必要的活动,让患者得到充分的休息。
大多数创伤性失血患者都伴有多发伤、骨折、腹部器官破裂等。需要及时手术止血和清创。对于需要手术的患者,在抗休克的同时做好必要的术前准备,如青霉素、普鲁卡因、TAT试验、皮肤准备、配血,辅助相关辅助诊断,护理操作要快速准确。
3.药物治疗的护理
休克患者使用心血管活性药物时,应从低浓度、慢速度开始,每5分钟监测一次血压,待血压稳定后改为每15~30分钟一次,并根据药物浓度严格控制输液滴数,使血压保持稳定状态。服药时,应严格防止液体溢出,以免局部组织坏死。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历年题目题目实战演练
章节练习章节专项突破
模拟考试优质模拟题
练习记录提高复习效率
8.54MB 下载数8569
7.36MB 下载数6598
7.98 下载数5698
2023年国家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名单(西医部分)
25备考怎么学?抓紧听!开课了!
专属课程推荐|2025年临床线上课程大合集!
2023年全国各考区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缴费时间|方式|入口|流程汇总
2022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技能缴费通知汇总(时间/方式/标准)
2022年执业医师报名考区电话一本通!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