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资料
护士执业资格考试:恶性疾病患者护理的相关内容如下:
因其细胞毒性作用,化疗药物在临床上往往存在不同程度的毒副作用和组织器官损害。所以,对化疗患者的全面护理是完成化疗计划的保证。
一、心理护理。
对100例化疗患者进行心理社会心理分析,其心理反应也各不相同,开朗稳定型仅占2%,悲观、焦虑、烦躁、悲观、消极、恐惧、精神过敏症,甚至个别角色行为异常,30%患者对治疗持怀疑态度。
治疗中应及时掌握患者化疗期间各种不良反应的心理特点,耐心地向患者介绍化疗的目的、意义、可能出现的反应,优化病区环境,关心关怀患者,及时解除患者痛苦。让他们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保证其严格服从和坚持全程治疗。
二、保护静脉。
1、在进行化疗之前,应该考虑到病人长期的治疗,使用的血管从远端到近端,由背测向内,左右臂交替使用,由于下肢静脉易形成血栓,下肢静脉不能进行静脉给药。
2、避免反复穿刺同一部位,在推药的过程中,反复抽血,以确保针头在血管内。
3、根据血管直径选择针头,针头越细对血管损伤面越小,通常要用6号半~7号头皮针。
4、注射时宜用淡盐水稀释,注射时宜缓,注射前后用2。0ml生理盐水冲洗。
5、拔针前回吸少量血在针头内保持血管内负压,然后迅速拔针,用无菌棉球压迫穿刺部位3~5min,同时抬高穿肢,防止血液回流,防止针眼局部瘀斑,有利于以后再穿刺。
6、药液外漏和静脉炎的处理:
(1)如注射部位刺痛、烧灼或水肿,说明药液外漏,应立即停药,更换注射部位。
(2)氮芥、丝裂霉素、更生霉素溢出等渗硫酸钠,如:长春新碱、丝裂霉素、更生霉素等,外漏时可采用透明质酸酶,如长春新碱。其它药物均可采用等渗盐水封闭的方法:可用20ml注射器抽取解毒剂,在漏液部位周围进行菱形注射,预防疼痛的发生。
(3)漏液部位冷敷,也可以配合硫酸镁湿敷直到症状消失。
(4)出现静脉炎后,可以通过局部热敷,也可以通过静脉走行的松软膏外涂或理疗。
三、胃肠反应与护理。
消化道粘膜上皮细胞大量增殖,所以对化疗药物非常敏感,如阿霉素、氟脲嘧啶、氨甲喋呤、环己亚硝脲等,常会导致严重的胃肠道症状:厌食、恶心、顽固性呕吐、腹痛、腹泻反应时间、程度与患者体质有关,大部分患者在用药后3~4h出现,因此,应密切观察,采取以下措施,改善反应症状:
(1)化疗时要多喝水,这样可以减轻药物对消化道粘膜的刺激,有利于毒素的排出。
(2)适当服用镇吐剂,可以减轻胃肠反应。
(3)调整饮食:少油腻,易消化,低刺激性,富含维他命。
(4)氮芥类药物对副交感神经有刺激作用,常引起痉挛性腹痛,可给解痉剂654-2,必要的时候可以用针刺内关等穴位。
四、骨髓抑制与护理。
化学疗法杀伤肿瘤细胞的剂量与损伤骨髓的剂量差别不大,因此,接受化疗的患者应密切观察以血细胞减少为特征的骨髓抑制征象,这是抗肿瘤治疗的主要危险,应定时对患者进行血细胞计数和骨髓检查,当白细胞低于4000/mm3,血小板计数下降到100000/mm3时,停止化疗,同时采取保护措施,防止并发症:
(1)为病人创造空气清新、整洁的环境,禁止病人接触传染性疾病,防止交叉感染,严格无菌操作,在病人所有物品消毒后,才能使用。
(2)病房每天使用紫外线空气消毒1次,每天消毒2次,地面消毒2次,消毒液擦地每周2次。
(3)观察病人任何部位是否有出血倾向,如牙龈、鼻子出血、皮肤瘀斑、血尿及便血等。维持室内适当的温度和湿度,患者鼻粘膜和口唇部位可涂石蜡油防止开裂,静脉穿刺时慎用止血带,注射完后要压住针眼5分钟,以免伤到患者皮肤。
五、粘膜、皮肤反应与护理。
一些化疗药物的毒性也表现在粘膜上,特别是大剂量使用时常引起严重的口腔炎、口腔糜烂、坏死。因此,我们首先要有预防的措施,口腔炎发生后要及时、合理地治疗和护理:
(1)在化疗过程中应多次饮水,以减轻药物对粘膜的毒性刺激。
(2)保持口腔清洁,用1%的雷夫诺尔或4%苏达水漱口,1天4次。
(3)口服化疗药物时,应先用纱布擦掉外露的药粉,服后反复漱口,多次饮水。
(4)发生口腔炎后,应该用2%雷夫诺尔或1%双氧水交替漱口,同时给予西瓜霜等局部治疗。
(5)嘱咐患者不要用牙刷,而用棉签轻轻擦拭口腔牙齿。
(6)在涂药之前,要轻轻的去除坏死组织,反复冲洗,溃疡者可以在患处涂抹龙胆紫或者紫草油。
(7)给予无刺激性软食,口腔疼痛引起进食困难者可服用2%普鲁卡因含漱,止痛后再进食。
约50%的患者在化疗中出现不同程度的皮肤反应,轻的人皮肤干燥、色素沉着、全身瘙痒,局部可用开水洗净涂肤轻松软膏,重者形成斑丘疹、渗出液或小水泡,涂龙胆紫防止破溃感染,对发生剥脱性皮炎者,应采取保护性隔离,局部涂氧化锌软膏,每天照射2次。
阿霉素、更生霉素、环磷酰胺等都会出现脱发现象,患者因头发大量脱落甚至秃发而精神萎靡不振,应让患者了解这种可逆性反应,化疗结束后头发可以再生,化疗前头部置冰帽或紧固充气止血带,用完10min除去此带,采取这种措施减轻脱发。
六、泌尿系统毒性反应。
由于化疗药物引起的肿瘤细胞和正常组织细胞破坏较大,少数患者可发生高尿酸血症。当氨甲喋呤大剂量使用时,因药物经肾脏排出体外,其代谢产物在酸性环境中容易沉淀甚至结晶,造成尿路阻塞,导致肾功能衰竭,因此,在治疗中应采用水化碱化及碱化作用。
水化可以保证药物从体内迅速排出,因此,除了医嘱外,还应鼓励病人多次饮水,每天要保证4000毫升以上,尿量在3000毫升以上,如果尿量不大,则需要给予利尿剂促进药物的排泄。
当尿碱化的时候,保证pH值在6.5~7之间,就能加速代谢产物的溶解和排出,避免沉淀产生尿酸结晶,这就要求患者在每次尿后检测pH值,如果pH值低于6.5,就要及时报告医生增加碱性药物的用量。
值得注意的是:环磷酰胺的药物特征是以原型排出,如摄入量不足、药物在尿中过量浓缩等,会导致出血性膀胱炎,护理中,除病人大量饮水外,还要重点观察有无膀胱刺激症状,排尿困难及血尿。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历年题目题目实战演练
章节练习章节专项突破
模拟考试优质模拟题
练习记录提高复习效率
8.54MB 下载数8569
7.36MB 下载数6598
7.98 下载数5698
2023年国家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名单(西医部分)
25备考怎么学?抓紧听!开课了!
专属课程推荐|2025年临床线上课程大合集!
2023年全国各考区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缴费时间|方式|入口|流程汇总
2022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技能缴费通知汇总(时间/方式/标准)
2022年执业医师报名考区电话一本通!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