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
经鼻或口腔吸痰技术
目的:
清除患者呼吸道分泌物,保持呼吸道通畅。
操作前准备:
1.着装符合要求,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核对医嘱、执行单;
3.物品准备齐全,放置合理:吸引器(分为中心吸引装置或电动吸痰器)、治疗盘内生理盐水2瓶,一次性吸痰管数根,手套、弯盘、压舌板、纱布数块、治疗巾、消毒瓶(内盛500mg儿84消毒液)、洗手液,必要时开口器、舌钳、口咽通气道、止血钳。医疗垃圾桶;
4.环境整洁、安全、安静(可口述环境符合操作要求)。
解释评估:
1.查对床号、姓名,评估患者病情及口鼻腔情况,评估患者是否需要吸痰,有无鼻中隔缺损及黏膜损伤,确定是否需要吸痰(口述);
2.清醒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
3.根据需要给予患者吸高浓度、高流量氧气2分钟;
4.协助患者取平卧位,头转向操作者一侧。颌下铺治疗巾,检查患者口腔,如有活动义齿取下;
5.将消毒瓶挂于床头,将吸引器接头插入消毒液中,并用止血钳将导管固定在床单上。检查并打开生理盐水瓶,注明开启日期、时间;
6.准备吸引器(电动吸引器接好电源线、打开开关;中心吸引打开负压调节开关),检查吸引器连接及性能,调节负压0.04~0.06MPa。检查吸痰管包装完整后,将吸痰管外包装打开,右手戴手套,取出导管(边取出边将导管缠绕在手中)并将导管与吸引器接头连接,关闭吸痰管根部的负压调节阀门,右手持吸痰管在生理盐水中检查是否通畅以及吸引压力是否合适。
操作流程:
1.吸痰前调节氧流量至5L/min;
2.嘱患者张口(昏迷患者用压舌板帮助张口);
3.关闭负压,用左手反折吸痰管末端,右手持吸痰管前端轻轻插管从鼻腔插入:从鼻腔经下鼻道、鼻后孔至咽部从口腔插入:从下颌颊侧或臼齿后区至咽部;
4.插管过程随时观察患者的表情、面色(口述);
5.将吸痰管轻轻从口腔插入,打开负压,吸净口咽部痰液,吸生理盐水;中洗导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6.更换手套及吸痰管,检查通畅后,关闭负压轻轻从鼻腔插入或以患者出现轻咳为宜,放松吸痰管末端,启动负压,边旋边上提,吸净痰液,吸生理盐水;中洗导管。吸痰时间不超过15秒;
7.吸痰完毕,用消毒液:中洗吸痰管;
8.关闭吸引器。取下一次性将吸痰导管及手套扔入医疗垃圾桶内,撤治疗巾,擦净面部;
9.操作过程严密观察病情变化及痰液性质和吸痰效果(口述)操作后观察患者口鼻腔黏膜情况,询问患者有无不适;
10.听诊双肺呼吸音,评估吸痰后情况;
11.根据病情调节氧流量;
12.洗手,签名。
操作后:
1.协助患者恢复合适体位,整理床单位;
2.查对记录吸痰时间、效果、痰液性质;
3.整理用物,按要求消毒物品,洗手;
注意事项:
1.遵循无菌技术、标准预防、消毒隔离原则;
2.告知患者,做好准备,如有义齿应取出;
3.评估患者生命体征、病情、意识状态、合作程度、氧疗情况、SPO:、咳嗽能力、痰液的颜色、量和黏稠度、按需吸痰;
4.选择粗细、长短、质地适宜的吸痰管。吸痰管应一用一换;
5.吸痰前后给予高流量氧气吸入2分钟;
6.调节合适的吸痰压力;
7.插入吸痰管时不要带负压。吸痰时应旋转上提,自深部向上吸净痰液,避免反复上提。每次吸痰时间<15秒;
8.吸痰过程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痰液情况、心率和SP02,当出现心率下降或SPO,<90%时,立即停止吸痰,待心率和SPO:恢复后再吸,判断吸痰效果;
9.吸痰过程中应鼓励患者咳嗽。
以上就是经鼻或口腔吸痰技术操作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历年题目题目实战演练
章节练习章节专项突破
模拟考试优质模拟题
练习记录提高复习效率
9.65MB 下载数1489
8.36MB 下载数2365
10.49MB 下载数7594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