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
皮内注射法(青霉素过敏试验)技术
目的:
用于药物的皮肤过敏试验、预防接种及局部麻醉的前驱步骤。
解释评估:
1.核对医嘱、执行单,了解药物过敏的观察要点,掌握过敏试验的结果判断及过敏性休克的处理;
2.携执行单至床旁,查对患者,了解患者病情、合作程度及注射部位状况;解释操作目的、方法及如何配合;
3.详细询问有无过敏史、用药史;
4.与患者或家属沟通时语言规范、态度和蔼;环境安静、清洁、舒适。
操作前准备:
1.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齐全,放置合理、有序治疗车上层:执行单,治疗盘内放置:0.5%安尔碘、75%乙醇或0.1%的苯扎溴铵1瓶,棉签、5mI注射器和1 m1注射器各2个、皮试针头2个、青霉素药液(80万U)、砂轮、生理盐水、盐酸肾上腺素1支、弯盘、启子、快速手消毒液治疗车下层:医用垃圾桶、锐器盒;
3.检查并口述所需物品安全有效。
操作步骤:
1.核对执行单与药物是否一致(查药名、 剂量、浓度及有效期);
2.再次检查药液质量(对光检查药液有无变色、浑浊、沉淀或絮状物,瓶口有无松动、瓶体有无裂缝);
3.开启生理盐水瓶,注明开瓶时间及”化青霉素专用”字样;
4.开启青霉素中心铝盖,按常规消毒青霉素及盐水瓶塞;
5.再次检查并取出5mI注射器,矫正盐水瓶负压,抽吸4mI盐水,稀释青霉素,摇匀(每毫升含青霉素20万U);
6.再次检查并取出1mI注射器,抽吸上液0.1ml+盐水至1ml,摇匀(每毫升含青霉素2万U);
7.取上液0.1 ml+盐水至?mI,摇匀(每毫升含青霉素2000U);
8.取上液0.25ml+盐水至1 m 0,摇匀(每毫升含青霉素500U);
9.将“青霉素皮试液”标识贴在皮试液注射器上,更换皮试针头,将注射器放置于注射盘内。
消毒注射过程:
1.携用物至床旁,再次查对患者,向患者解释;
2.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斜角掀盖被,选择注射部位(前臂掌侧下段);
3.用75%乙醇消毒皮肤(酒精过敏者禁用,可用0.1%的苯扎溴铵消毒,忌用安尔碘消毒);
4.先将注射器药液回抽,再排出注射器内的空气;
5.再次核对执行单、药名是否准确,再次询问核实有无过敏史;
6.左手绷紧前臂掌侧下段皮肤,右手平执笔式持针,针头斜面向上,与皮肤成5°—10°角刺入皮内,待针头斜面完全进入皮内后,放平注射器,以左手拇指固定针栓,右手推注药液0.1ml(含青霉素50U),使局部隆起形成一皮丘;
7.注射完毕,迅速拔出针头,勿按、揉针眼,并交代患者;
8.再次核对患者姓名及执行单、皮试液是否一致;
9.关心患者,密切观察并询问患者反应;
10.洗手,在执行单上签名、记录时间;
11.口述:如患者需做两种药物过敏试验,中间间隔至少30分钟。
操作后:
1.整理床单位,协助患者取舒适体位,观察患者主观反应,交代注意事项;
2.用物按消毒原则处理,洗手;
3.20分钟后由两名护土观察结果,记录,双签字。
注意事项:
1.做皮试前必须询问有无过敏史,有过敏史者不可做试验;
2.皮试药液要现用现配,剂量要准确,并备肾上腺素等抢救药品或物品;
3.勿用碘酊消毒皮肤,嘱患者勿揉擦、覆盖注射部位,以免影响结果的观察;
4.药敏试验需做对照时,即在另一前臂相同部位,注入0.1刊生理盐水,20分钟后,对照观察结果;
5.皮试结果阳性时,应告知医生、患者及家属,并在医嘱单、治疗单、一览表、床头卡标识。
判断青霉素试验的结果:
1.阴性:皮丘无改变,周围不红肿,无红晕、无自觉症状;
2.阳性:局部皮丘隆起,并出现红晕硬块,直径>1 cm,红晕周围有伪足伴局部痒感,严重时可有头晕、心慌、恶心,甚至发生过敏性休克。
以上就是皮内注射法(青霉素过敏试验)技术操作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历年题目题目实战演练
章节练习章节专项突破
模拟考试优质模拟题
练习记录提高复习效率
9.65MB 下载数1489
8.36MB 下载数2365
10.49MB 下载数7594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