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中心 题库 直播 试听 APP下载 微信 在线咨询
医学考研
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医学考研 > 备考资料 > 正文

2016年研究生西医综合知识点:急性呼吸衰竭

来源:昭昭医考 2021-02-26

在暑期复习的黄金阶段,很多考生过于注重考研公共课的复习,而忽略了考研专业课的复习。提醒大家,在暑期强化复习阶段,也要注意专业课的复习。下面,小编整理了一下2016年西医考研相关的知识点,希望2021年西医考研考生可以认真复习一下这些知识点。
急性呼吸衰竭
急性呼吸衰竭的病因:包括呼吸系统疾病、呼吸系统直接或间接抑制、神经-肌肉传导系统损伤引起的肺通气、通气障碍引起的急性呼吸衰竭。
呼吸系统疾病:急性呼吸道梗阻、严重或危重哮喘、急性肺水肿、胸部创伤或手术损伤、自发性气胸和迅速增加的胸腔积液。
呼吸系统抑制:急性颅内感染、颅脑外伤和脑血管疾病(脑出血、脑梗塞)
神经-肌肉传导系统受损:脊髓灰质炎、重症肌无力、有机磷中毒和颈椎外伤
临床表现:急性呼吸衰竭的主要临床表现为呼吸困难和低氧血症引起的多器官功能障碍。
呼吸困难:呼吸衰竭的较早症状。
紫绀:缺氧的典型表现(动脉血氧饱和度低于90%)。
精神神经症状:急性缺氧精神错乱、躁狂、昏迷、惊厥;缺氧并发急性二氧化碳潴留嗜睡、冷漠、扑翼震颤,甚至呼吸停止。
循环系统表现:心率加快、血压降低、外周循环衰竭、心律失常。
严重呼吸衰竭对肝肾功能有影响。
诊断及辅助检查:呼吸衰竭的诊断除了原发病、低氧血症、CO2潴留等引起的临床表现外,主要依靠血气分析。结合肺功能、胸部影像学和纤维支气管镜检查,确定呼吸衰竭的原因非常重要。
动脉血气分析:对判断呼吸衰竭和酸碱失衡的严重程度,指导治疗有重要意义。PH可以反映机体的代偿状态,有助于区分急性或慢性呼吸衰竭。
肺功能试验:根据肺功能判断通气功能障碍的性质(阻塞性、限制性或混合性)、是否并发通气功能障碍,判断通气和通气功能障碍的严重程度。呼吸肌功能测试可以提示呼吸肌无力的原因和严重程度。
胸部影像学检查:包括X线胸片、胸部CT和放射性核素肺通气/灌注扫描、肺动脉造影和超声检查等。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对鉴别气道疾病,获取病理证据有重要意义。
治疗:
主要措施:保持呼吸道通畅是任何类型呼吸衰竭最基本和最重要的治疗方法
氧疗:主要措施是在PaO2迅速升高到60 mmHg或脉搏容积氧饱和度(SpO2)超过90%(急性呼吸衰竭伴高碳酸血症需要低浓度供氧)的前提下,尽可能降低氧浓度。
增加通气量和改善CO2潴留:主要方法是呼吸兴奋剂和机械通气。
呼吸兴奋剂主要适用于中枢性抑郁和通气不足引起的呼吸衰竭。药物有多沙普仑、尼可刹米、洛贝林,副作用太大。呼吸兴奋剂的使用必须保证呼吸肌功能基本正常,呼吸道保持通畅。
机械通气当机体有严重的通气和/或通气功能障碍时,采用人工辅助通气装置(有创或无创呼吸机)来改善通气和/或通气功能,称为机械通气。机械通气可维持必要的肺泡通气,降低呼吸衰竭时的PaC02提高肺部的气体交换效率;其余呼吸肌有利于呼吸肌功能的恢复。气管插管的指征
其他治疗:包括纠正电解质紊乱和酸碱失衡的一般支持疗法,以及对重要器官的监测和支持。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热门课程 更多

登录窗口
注册登录后,系统将自动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