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中心 题库 直播 试听 APP下载 微信 在线咨询
医学考研
请输入关键字
首页 > 医学考研 > 备考资料 > 正文

2021年研究生西医综合知识点:心血管系统疾病_昭昭教育

来源:昭昭医考 2021-02-02

2021年,西医综合考研复习开始。这里整理一下2021年西医综合考研:心血管系统疾病,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动脉粥样硬化的定义:主要涉及大中型动脉。该损伤的特征在于动脉内膜上的血液中的脂质沉积,这导致内膜的局部纤维增厚、深层成分的坏死和崩解以及动脉粥样硬化的形成,从而硬化动脉壁并使管腔变窄。

动脉粥样硬化一般是指动脉壁增厚,动脉硬化失去弹性的一种疾病。危险因素:高脂血症、高血压、吸烟、糖尿病、高胰岛素血症,雌激素、甲状腺素等其他病变:脂肪斑块期、纤维斑块期、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期(动脉粥样硬化是动脉粥样硬化的典型病变)。继发性病变:斑块出血、斑块破裂、血栓形成、钙化、动脉瘤形成。2.冠状动脉粥样硬化的易发部位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其次是右主干、左主干或左主干和后降支。

2.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加。心绞痛:一种临床综合征,其特征是由冠状动脉供血不足或心肌耗氧量急剧增加引起的急性暂时缺血和心脏缺氧引起的胸痛。2.心肌纤维化是指冠心病中度至重度狭窄引起的心肌细胞萎缩或肥大、间质纤维组织增生和广泛的多灶性心肌纤维化。3.心肌梗死:冠状动脉供血严重持续中断,在一定范围内引起心肌缺血性坏死。临床上有严重、持续的胸骨疼痛,不能通过休息和化学药物缓解。跨壁心肌梗死最常见的部位是左冠状动脉前降支的供血区,即左心室前壁、心尖和室间隔前2/3。

4.冠心病猝死三。高血压的定义:它是一种以全身动脉血压升高为主要表现的全身独立疾病,也称为原发性高血压。分为慢进行性高血压和快进行性高血压,主要累及全身小动脉,引起全身动脉硬化。

缓慢进行性高血压的阶段1。功能障碍期:全身小动脉间歇性痉挛,伴有晚期神经功能障碍,血管无器质性改变:血压波动,患者血压升高时头痛、头晕、失眠、情绪不稳。2.动脉病a .动脉硬化:主要表现为小动脉壁玻璃体变性,导致壁增厚硬化,管腔狭窄。光镜下,小动脉壁增厚、透明,he染色显示无结构的均匀红色染料,管腔狭窄甚至闭塞。b .动脉粥样硬化:小动脉壁增厚,管腔狭窄。c .动脉粥样硬化:血压持续稳定上升,出现头痛、头晕、乏力、注意力不集中等明显症状。3.内脏疾病阶段:心脏病、肾病、脑病(脑出血、脑水肿、脑软化)、视网膜病、脑出血:高血压最常见、最严重的并发症。

最常见的部位是基底神经节和内囊。4.风湿病定义:是与A组溶血性链球菌B感染有关的过敏性疾病,主要累及全身的结缔组织,其特征性疾病形成风湿性肉芽肿。

病理变化1。变质渗出阶段2。增生期或肉芽肿期:风湿性小体的形成具有诊断意义。风湿性心内膜炎主要侵犯纤维化期或愈合期的心脏瓣膜,以二尖瓣最为常见;早期疣状心内膜炎形成疣状赘生物——白色血栓。

风湿性心外膜炎或风湿性心包炎:常与风湿性心内膜炎和心肌炎同时发生,主要累及内脏心外膜,主要渗出纤维素和绒毛心。慢性瓣膜疾病:二尖瓣狭窄的血流动力学和心脏改变,如二尖瓣狭窄、二尖瓣关闭不全、主动脉狭窄等。1.在舒张早期,进入左心室左心房血流被阻断

2.左心房失代偿,左心房充血,肺静脉梗阻导致肺充血、水肿或漏血(表现为呼吸困难、紫绀、咳嗽伴粉红色泡沫痰等左心房衰竭表现)3。肺动脉压升高,右心室负荷增加,右心室代偿性肥大,失代偿后,左心房和全身静脉充血(表现为颈静脉扩张、肝肿大、下肢水肿、浆膜腔积液等表现)收缩期心尖区通气杂音。5.心力衰竭的定义:是指由于心肌收缩和/或舒张功能障碍,导致心输出量或相对减少,不能满足机体代谢需要的病理过程。发病的主要环节是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下降。

原因:1。原发性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心肌病变,心肌能量代谢障碍2。心脏超负荷a .压力超负荷(后负荷):左心室独立于高血压和主动脉瓣狭窄;右心室由肺动脉高压、阻塞性肺疾病和肺动脉瓣狭窄决定。b .容积负荷过大(预负荷):由瓣膜功能不全的原因决定:感染、心律失常、甲亢等其他发病机制、妊娠、分娩等。基本机制是心肌收缩和舒张功能障碍1。心肌收缩力降低。收缩蛋白的破坏(1。心肌细胞坏死;2、心肌细胞凋亡)b .心肌能量代谢障碍(产生和利用障碍)c .心肌兴奋-收缩耦合障碍:肌浆网对摄取、储存和释放障碍,细胞外流入受阻,肌钙蛋白和结合障碍2。舒张功能和顺应性异常。心脏各部分收缩和舒张活动的不协调代偿反应1。

心脏的代偿反应:心率加快、心脏张力诱发的扩张、心肌肥大2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热门课程 更多

登录窗口
注册登录后,系统将自动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