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医综合考研复习正在紧张进行中。在这里,我整理了一下2020考研西部综合冲刺复习知识:细菌性肺炎,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肺炎是指肺部的急性渗出性炎症。肺炎按病因可分为感染性肺炎、理化性肺炎和过敏性肺炎。
肺炎根据病变部位可分为肺泡性肺炎和间质性肺炎。根据病变的性质,可分为浆液性肺炎、纤维素性肺炎、化脓性肺炎、出血性肺炎、干酪性肺炎和肉芽肿性肺炎。
根据累及范围可分为小叶性肺炎(病变范围以肺小叶为基础)、节段性肺炎(累及肺段)、大叶性肺炎(影响整个或多个肺叶)。肺炎可分为细菌性肺炎、病毒性肺炎和支原体肺炎。1.细菌性肺炎1。大叶性肺炎(1)病因和发病机制:急性炎症(1989A67,1993A32,1995C125,2002B99,2005B115,1994X148)主要由肺炎链球菌(1993A32)引起,累及大部分或全部大叶性肺除肺炎球菌外,肺炎杆菌、金黄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链球菌和流感嗜血杆菌也可引起大叶性肺炎。感冒、疲劳、醉酒、感冒、麻醉都可能是大叶性肺炎的诱因。
细菌侵入肺泡后,在其中繁殖,特别是形成的浆液性渗出液更有利于细菌繁殖,引起肺组织过敏反应,增加肺泡间隔内毛细血管的扩张通透性,使细菌通过肺泡孔或呼吸性支气管迅速扩散到邻近的肺组织,从而影响整个大叶,大叶间的扩散是由带菌渗出液通过大叶性支气管扩散引起的。患者多为青壮年,临床表现为急性起病、寒战、高热、胸痛、咳嗽、痰锈及肺部实变体征。
天后症状消失。肺组织可以完全恢复正常的结构和功能。(1)病变:典型病变可分为四个阶段。(2)并发症1)肺肉质变性(1993A32):由于中性粒细胞缺乏(2009A48),释放的蛋白酶不足,当渗出液不能完全清除吸收时,由肉芽组织组织化,病变处的肺组织变成褐色肉质纤维组织,称为肺肉质变性。2)胸膜肥厚粘连:大叶性肺炎累及局部胸膜伴纤维性胸膜炎。
3)肺脓肿(1993A32,1994X148)和脓胸: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大叶性肺炎更常见;4)脓毒症和脓毒血症:严重感染时,细菌侵入血流繁殖产生毒素。5)感染性休克(1994X148):感染引起的严重毒血症可引起休克,称为休克性肺炎或中毒性肺炎,死亡率较高。2.小叶性肺炎小叶性肺炎又称支气管肺炎,主要由葡萄球菌、链球菌、绿脓杆菌、大肠杆菌等化脓性细菌引起。
该病始于细支气管,是一种局灶性急性化脓性炎症(2002B100,2008B134),主要发生在儿童和老年人及体弱者。当患者出现营养不良、恶病质、慢性心力衰竭、麻醉、术后等情况时。
机体抵抗力下降,呼吸防御功能受损,细菌可入侵繁殖,起致病作用,引起支气管肺炎(2010A48)。(1)病理改变:病理征象为散在肺组织内以细支气管为中心的化脓性炎性病变。病变大小不一,形状不规则,分散在两肺的每一叶,尤其是背叶和下叶。肉眼观察,双肺表面及切面散在灰黄色实变病灶,直径0.5~1cm(相当于肺小叶的范围)。
在严重的情况下,病变可以相互融合或累及整个叶片,形成融合的支气管肺炎,一般不累及胸膜。显微镜下,在疾病的进展期,细支气管及其周围的肺泡腔充满脓性分泌物,中性粒细胞较多,有部分红细胞和脱落的肺泡上皮细胞,一般纤维素较少。病变周围的肺组织充血,浆液可能渗出。由于病理变化的不同阶段,病理学
3.军团菌肺炎军团菌常从呼吸道侵入人体,也可从创面进入,主要侵入肺泡和细支气管。当它侵入体内时,粘附在中性粒细胞和巨噬细胞上并被吞噬。进入细胞质的军团菌不仅可以被杀死,还可以增殖,导致细胞破裂,产生和释放酶和细胞毒因子,损伤肺组织。此外,军团菌可产生和释放多种毒素,引起持续性肺损伤,进入血流引起肺外器官组织疾病。病变:病变肺体积增大,质硬,表面粗糙,可附着纤维素。
显微镜下,大多数病例(95%)显示肺组织急性纤维素化脓性炎症。早期大量纤维素和中性粒细胞渗出,常伴有肺组织和细支气管坏死,崩解组织和细胞碎片中常发现较多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病变晚期主要表现为渗出液和坏死组织的组织化及间质纤维化。约1/3病例累及胸膜。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