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医综合考研正在紧张进行中。以下是2020考研(7)西医综合病理学重要知识点总结,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发热定义:指体温调节中心的设定点在热原的作用下上移,导致调节体温比正常值上升0.5。
发热激活剂:来自体外或体内,能刺激机体产生内源性热源(EP)的物质,统称发热激活剂和EP诱导剂。1.发热剂:细菌及其产物,病毒,真菌,其他如疟原虫和莱姆病螺旋体复发。2.体内产物:热原性类固醇、抗原抗体复合物、炎症因子、组织损伤和坏死产物。
在热激活剂的作用下,体内某些细胞(产生内源性热原细胞)被激活,产生并释放的热原称为内源性热原(EP)。内源性热原EP来源:单核巨噬细胞(产生和释放EP的主要细胞)、肿瘤细胞和其他细胞,如淋巴细胞和成纤维细胞。
发热时体温调节机制:体温调节中心位于下丘脑,尤其是视前区——下丘脑前部。加热信号进入中枢的可能机制:通过下丘脑终板血管装置;直接通过血脑屏障进入;通过迷走神经。发热1期。
体温上升期(寒战期)特点:体温设定点上移,产热增加,散热减少,体温上升2。高温持续时间特点:中心体温适应上升的设定点水平,产热和散热在较高水平保持平衡3。体温下降期特点:体温设定点回落,散热超过产热,体温下降。直到适应了退行性变的设定点,发热发病的基本环节模式,发热激活对象,温度设定点上移,下丘脑释放热媒,产生热量,单核细胞释放EP,降低温升,骨骼肌紧张,寒战,皮肤血管收缩,休克定义:
指机体受到各种强有害因素影响后,以组织微循环灌流量急剧减少为特征的急性血液循环障碍,导致细胞和重要器官功能代谢紊乱和结构损伤的全身性病理过程。根据休克、低血容量性休克、心源性休克和血管源性休克的初始阶段,肾脏是休克时受损的器官。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