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医综合考研正在紧张进行中。以下是内科高频考点(8)——2020年西医考研综合分汇编,希望对大家有帮助!1.AML的FAB分类(m分类):M0——最低分化AML,M1——无匹配AML,M2——成熟AML,m ——急性早幼粒细胞白血病(APL),m4——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ML),M5——急性粒-单核细胞白血病(AMoL),M6——红细胞白血病(EL),M7——急性巨核细胞白血病(AMel);简写为:1234567,无早期丹红核的ALL FAB分类(分3型):L1:原始和幼年淋巴细胞以小细胞为主(直径12 m);L2:原始和幼年淋巴细胞主要是大细胞(直径12 m);L3(伯基特型):
原始和幼年淋巴细胞主要是大小相同的大细胞,细胞内有明显的空泡,胞浆嗜碱性,染色深。
简而言之,1小于2或3,所以1小于2或3;3类似于B(伯基特型)。(1)实验室检查1。血象:大部分白细胞增多症患者,超过10109/L,称为白细胞增多性白血病。2.骨髓像:是诊断AL的主要依据,必须检查。3.染色体和基因改变:白血病常伴有特异性染色体和基因改变。例如,99%的M3有t(15;17)(q22;Q21),使15号染色体上的PML(早幼粒细胞白血病基因)和17号染色体上的RARa(维甲酸受体基因)形成PML-RARa融合基因。这是全反式维甲酸和砷治疗M3病的有效分子基础。常见AML 4染色体异常。血液生化变化:血尿酸浓度升高,尤其是化疗期间。尿酸排泄增加,甚至出现尿酸结晶。DIC患者可能存在凝血功能异常。
当CNSL出现时,脑脊液压力增加,白细胞数量增加,蛋白质增加,糖量减少,因此可以在涂片中发现白血病细胞。(2)临床表现al发病不同:急者可为突发高热,类似“感冒”,或严重出血;慢的往往是面色苍白、皮肤紫癜、月经过多或拔牙后出血,就医时发现。(1)贫血:一些患者由于病程短而没有贫血;半数患者在就诊时患有严重贫血,尤其是继发于MDS的患者。
(2)出血:近40%的患者出现早期出血。(3)发热:发热是半数患者的早期表现。可低至39 ~ 40,伴有畏寒、出汗。虽然白血病本身可以引起发热,但高烧往往预示着继发感染。(4)器官浸润:淋巴结和肝脾肿大:ALL是最常见的淋巴结病,T-ALL是最常见的纵隔淋巴结病。白血病患者可有轻至中度肝脾肿大,除了CML急性改变外,脾肿大少见。骨关节:胸骨下部局部压痛常见。关节和骨骼会疼痛,尤其是儿童。骨髓坏死会引起严重的骨痛。眼:AML可能伴有粒细胞肉瘤——绿色瘤(绿色瘤),常累及骨膜,尤其是眶部,可引起突眼、复视或失明。口腔和皮肤:al,特别是M4和M5,由于白血病细胞的浸润,可引起牙龈增生和肿胀;皮肤上可能出现蓝灰色斑丘疹,局部皮肤隆起变硬,呈紫蓝色结节。中枢神经系统(CNSL):是白血病最常见的髓外浸润部位,尤其是儿童,其次是M4、M5和M2。这是因为化疗药物难以通过血脑屏障,隐藏在中枢神经系统中的白血病细胞无法被有效杀死,从而导致CNSL。它可以发生在疾病的各个阶段,但通常发生在治疗后的缓解阶段。临床上,轻症表现为头痛、头晕,重症表现为呕吐、颈部僵硬,甚至出现抽搐、昏迷。六
睾丸是CNSL后白血病的髓外浸润部位,多见于ALL化疗缓解期的儿童和青少年。睾丸无痛性增大,多发生在一侧。虽然另一侧没有肿大,但活检时常发现白血病细胞浸润。此外,白血病还可浸润其他组织器官,以及肺、心脏、消化道、泌尿生殖系统等。简要说明:1。除眼部(绿色肿瘤)、口腔和皮肤浸润外,其他器官浸润主要发生在ALL2.上述骨关节浸润、中枢神经系统浸润、睾丸浸润多见于儿童。
可以理解为儿童以上器官处于旺盛的发育过程中,血液供应比较旺盛,容易被渗透;3.治疗后缓解期出现中枢神经系统和睾丸浸润。4.与再生障碍性贫血相比,MDS和白血病均有贫血、出血和因血细胞减少引起的感染,但前者无恶性细胞,故无器官浸润(肝脾肿大、淋巴结肿大等)。).与MDS相比,白血病骨髓原始细胞30%(FAB标准)或20%(WHO标准)。(3)治疗1。
抗白血病治疗第一阶段:诱导缓解治疗结合化疗。三、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ALL)的治疗:1。——诱导缓解疗法第一阶段:VP方案:由新生物碱(VCR)和泼尼松(P)组成的VP方案是ALL的基础药物。长春新碱的主要毒副作用是周围神经炎和便秘。DVP方案:VP和蒽环类药物(如柔红霉素、DNR)构成DVP方案,具有心脏毒性作用,尤其对儿童。
DVLP协议:DVP加L-ASP是DVLP协议,大多是数ALL采用的诱导方案。LASP的主要副作用为肝功能损害、胰腺炎、凝血因子及白蛋白合成减少和过敏反应。2、第二阶段——缓解后治疗:分为强化巩固、维持治疗两个阶段。和中枢神经系统白血病防治。四、急性髓系白血病(AML)的治疗:1、 第一阶段——诱导缓解治疗:(1)AML(非APL):a、IA/DA方案:即蒽环类药物+Ara-C化疗方案,其中I为IDA(去甲氧柔红霉素)。b、HA方案:国内首先使用高三尖杉酯碱(HHT)替代IDA或DNR组成的HA方案诱导治疗。(2)APL:患者采用全反式维A酸ATRA +蒽环类。五、慢性髓系白血病(CML)1、治疗CML治疗应着重于慢性期早期,避免疾病转化,力争细胞遗传学和分子生物学水平的缓解,一旦进人加速期或急变期则预后很差。1、确诊后,伊马替尼。2、分子靶向治疗。3、异基因造血干细胞移植(allo-HSCT):是可治愈CML的方法。4、干扰素(IFN- α )。5、羟基脲(HU)。6、其它:阿糖胞苷、高三尖杉酯碱、砷剂、白消安等。六、慢性淋巴系白血病(CLL)(1)化学治疗:A、苯丁酸氮芥:为最常用的药物。
每周检查血象,调整药物剂量,以防骨髓过分抑制。一般用药2~3周后开始显效,2~3个月时疗效较明显。维持半年可停药,复发后再用药,对C期(3期)患者合用泼尼松,疗效较单用苯丁酸氮芥为好。B、氟达拉滨:有抑制腺苷脱氨酶作用,完全缓解率50%~90%。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