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6.长期应用镇静催眠药物后可发生依赖性,表现为强烈要求继续应用或增加剂量,或出现心因性依赖、戒断综合征。关于镇静催眠药常见不良反应说法错误的是
A.巴比妥类常见嗜睡、精神依赖性、步履蹒跚、肌无力等“宿醉”现象
B.老年人、体弱者、幼儿、肝病和低蛋白血症患者,对苯二氮䓬类的中枢性抑制作用较为敏感
C.苯二氮䓬类常见嗜睡、精神依赖性、步履蹒跚,共济失调
D.服用巴比妥类药患者如出现剥脱性皮疹,可能致死。一旦出现皮疹等皮肤反应,应立即停药
E.地西泮口服吸收快,作用迅速,因此老年患者服用后不会引起“宿醉”现象
7.巴比妥类为肝药酶诱导剂,可提高肝药酶活性,长期用药不但加速自身代谢,还可加速其他药物代谢,关于巴比妥说法错误的是
A.长期应用巴比妥类药患者,合用乙酰氨基酚类药,会降低乙酰氨基酸类药的疗效,增加肝中毒危险
B.与糖皮质激素、洋地黄类、环孢素合用,可增强这些药物的效应
C.与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可降低这些药物的效应
D.调整抗凝血药剂量时需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E.与抗凝血药合用,抗凝作用减弱,停用巴比妥类药后可引起出血倾向
8.患者,男,70岁,近日因服用地西泮后发现第二天早晨起床感觉平衡功能失调,走路步履蹒跚、思维迟缓等症状,此现象在临床上被称为
A.震颤麻痹综合征
B.老年期痴呆
C.“宿醉”现象
D.戒断综合征
E.锥体外系反应
9.下列关于苯二氮䓬说法正确的是
A.西咪替丁抑制氯氮䓬和地西泮的代谢,血浆药物浓度升高,但对劳拉西泮无影响
B.与钙通道阻滞剂合用,可减轻体位性低血压的不良反应
C.与易成瘾和其他可能成瘾药物合用,成瘾危险性降低
D.与抗高血压药或利尿降压药合用,可减弱降压效果
E.与西咪替丁合用,可增强本类药物在肝脏的氧化代谢
10.唑吡坦与佐匹克隆作为一类新型镇静催眠有,有着特异性更好和安全性更高的优点,下列关于该类镇静催眠药相互作用,说法错误的是
A.唑吡坦与丙米嗪合用可增加丙米嗪的峰浓度
B.唑吡坦与丙米嗪合用可增加嗜睡反应和逆行遗忘的发生
C.佐匹克隆与肌松药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合用可增强镇静作用
D.唑吡坦与丙米嗪合用,可延长丙米嗪的血浆药物清除时间
E.佐匹克隆与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或催眠药合用,可增加戒断症状的出现
6.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不良反应。巴比妥类 常见嗜睡、精神依赖性、步履蹒跚、肌无力等“宿醉”现象。长期应用后可发生药物依赖性,表现为强烈要求继续应用或增加剂量,或出现心因性依赖、戒断综合征。服用巴比妥类药患者如出现剥脱性皮疹,可能致死。一旦出现皮疹等皮肤反应应立即停药。苯二氮䓬类 常见嗜睡、精神依赖性、步履蹒跚,共济失调。老年人、体弱者、幼儿、肝病和低蛋白血症患者,对本类药的中枢性抑制作用较为敏感。突然停药后可能发生撤药症状。其他类:(1)唑吡坦:常见共济失调、精神紊乱,尤以老年患者居多;(2)佐匹克隆:常见嗜唾、精神错乱、酒醉感、戒断现象。
7.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相互作用。巴比妥类为肝药酶诱导剂,可提高肝药酶活性,长期用药不但加速自身代谢,还可加速其他药物代谢。(1)长期应用巴比妥类药患者,合用乙酰氨基酚类药,会降低乙酰氨基酸类药的疗效,增加肝中毒危险;(2)与糖皮质激素、洋地黄类、环抱素、奎尼丁、三环类抗抑郁药合用,可降低这些药物的效应;(3)与抗凝血药合用,抗凝作用减弱,停用巴比妥类药后又可引起岀血倾向,因此在调整抗凝血药剂量时需定期检测凝血酶原时间。
8.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药物的用药监护。老年人对苯二氮䓬类可产生过度镇静、肌肉松弛作用,觉醒后可发生震颤、颤抖、思维迟缓、运动障碍、认知功能障碍、步履蹒跚、肌无力等“宿醉”现象,极易跌倒和受伤。
9.A。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本题考查苯二氮䓬相互作用。苯二氮䓬与易成瘾和其他可能成瘾药物合用,成瘾危险性增加。与抗高血压药或利尿降压药合用,可强降压效果。与钙通道阻滞剤合用,可使体位性低血压加重。与西咪替丁合用,可抑制本类药物在肝脏的氧化代谢,如抑制氯氮和地西泮的代谢,血浆药物浓度升高。但对劳拉西泮无影响。
10.A。解析:本题考查的是新型镇静催眠药相互作用。(1)唑吡坦:与丙米嗪合用,可延长丙米嗪的血浆药物清除时间;与丙米嗪合用可增加嗜睡反应和逆行遗忘的发生,并降低丙米嗪的峰浓度;(2)佐匹克隆:与肌松药或其他中枢神经抑制剂合用可增强镇静作用,与苯二氮䓬类抗焦虑药或催眠药合用可增加戒断症状的岀现。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历年题目题目实战演练
章节练习章节专项突破
模拟考试优质模拟题
练习记录提高复习效率
15.6MB 下载数5698
14.98MB 下载数7854
9.64MB 下载数2565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