执业药师
13. 根据中药的药性理论,五味中苦味所示的效用是
14. 根据中药的药性理论,五味中甘味所示的效用是
[13~14]
A.利水渗湿
B.清热泻火
C.温里散寒
D.收敛固涩
升降浮沉
1. 升浮性所示的作用是
A.利水渗湿
B.收敛固涩
C.泻下通便
D.止咳平喘
E.祛风散寒
2. 依据中药药性理论,气味配合与疗效之间有紧密的关系,如具有清热作用的中药,作用趋向是
A.升浮
B.沉降
C.升
D.浮
E.平
3.[多]沉降性药所示的功效是
A.潜阳
B.安神
C.清热
D.止呕
E.开窍
4. 安神药主归
A.肾经
B.脾经
C.心经
D.肝经
E.肺经
[13~14]【答案】B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五味的所示效用。苦能泄、能燥、能坚。能泄的含义有三:一指苦能通泄,如大黄苦寒,功能泄热通便。二指苦能降泄,如苦杏仁味苦,能降泄肺气。三指苦能清泄,如栀子味苦,能清热泻火。甘能补、能和、能缓,有补虚、和中、缓急、调和药性等作用。
升降浮沉
1.【答案】E。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升降浮沉。升降浮沉表示药物的作用趋势。升浮类药物上行向外,具有祛风散寒、升阳发表、开窍、涌吐等作用。沉降类药物下行向外,分别具有清热、泻下、利水渗湿、潜阳息风、重镇安神、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止咳平喘、收敛固涩等作用。
2.【答案】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药的升降沉浮。降是下降,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类疾病的防治。
3.【答案】ABCD。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沉降性药的功效。降是下降,沉表示收敛固藏和泻利等。沉降类药能下行向内,分别具有泻下、清热、利水渗湿、重镇安神、潜阳息风、消积导滞、降逆止呕、收敛固涩、止咳平喘等作用,宜用于病位在下、在里或病势上逆类疾病的防治。
4.【答案】C。解析:本题主要考查中药的归经。安神药主要治疗由于心主神志的生理功能出现异常而导致的失眠、多梦、神志不宁、癫狂、痴呆、健忘、昏迷等症。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历年题目题目实战演练
章节练习章节专项突破
模拟考试优质模拟题
练习记录提高复习效率
15.6MB 下载数5698
14.98MB 下载数7854
9.64MB 下载数2565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