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都医学院临床医学院设置于2005年,调整职能并正式挂牌于2012年7月,前身为1948年创建于山东益都县的华东野战军后方医院,1950年更名为川南军区教学医院,1974年转属成都军区卫校,1999年转属第三军医大学,2004年随学校整体移交地方,集教学、科研、医疗为一体。
学院已形成了“本科理论与实践教学、住院医师/专科医师培训、进修生培养以及研究生培养”的教学格局,下设临床医学、医学影像、麻醉学、康复医学四个系。设置有7个教学管理及辅助机构,21个教研室,3个实验教学中心,23个国家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16个省级住院医师规范化培训基地。现有教师312人,其中高级职称96人,中级职称116人,博士及博士后18人,硕士114人,硕士生导师45人。学院以提升整体教学水平为目标,由联合外校培养研究生发展到正式获批临床医学专业硕士点,在省内获批开展了“专业硕士”与“医师规培”双轨合一试点。
学院有实验研究中心一个,总面积374平方米,仪器设备价值568万元,是学院生物医学科研与教学训练机构。有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中心和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2个“中央与地方共建优势特色学科实验室”。医学影像学实验教学中心包括网络阅片室、超声诊断实验室、放射技术实验室等。临床医学实验教学中心为省级教学示范中心,面积大达到11859平方米、仪器设备总值2550余万元,拥有先进的手术直播示教系统和网络化平台。2014年建成的科教楼,共投入资金3000余万元,总面积约12000平方米,具有医学信息查询、医学人文教育、无线终端临床思维训练系统,内外妇儿以及眼耳鼻喉、门急诊、ICU的模拟训练室,以及医学影像、麻醉、康复(康复物理效应与生物力学)教学实验室,形成开放、互动、自主的综合性教学训练平台,目前可开展临床技能训练项目150项,其中面向本科生训练项目60项。
学院突出制度建设的基础作用,结合实际制定并实施了师资准入、教师培训、教师考核、听课、教学督导等多项制度,将教学质量控制融入教学的各个环节,积极探索构建教学质控体系。一是成立了教学督导办公室,聘请多名督导专家开展督导活动;二是探索以资助专项教改课题的形式,着手建设覆盖临床、影像、麻醉、康复四个专业,各理论、实习教学基地的教学质量控制体系;三是实施严格的客观结构化临床技能考核,着力提高本科生的临床技能和临床思维能力。近年来我院学子在全国各类实践技能大赛上成绩斐然,2012年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一等奖,2013年、2014年获得全国高等医学院校大学生临床技能竞赛总决赛二等奖;2014年获得“泰山杯”两岸三地大学生医学影像技术实践技能大赛团体三等奖,2015年获“泰山杯”两岸三地大学生医学影像技术实践技能大赛团体一等奖。
学院开设临床医学(五年制)、医学影像学(五年制)、麻醉学(五年制)、康复治疗学(四年制)四个本科专业。各专业根据行业发展趋势及校内外资源,以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为目标,初步制定了切实可行的专业建设发展规划,按照“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广适应”要求修订培养方案,调整完善课程设置和授课计划。鼓励师生申报各级教改课题、开放性实验室项目、大学生创新项目;组织学生开展科技创新活动与各种社会实践活动,并探索推行导师制。鼓励全院教师围绕“人才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手段和教学管理”等内容进行深入的研究和实践,促进了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效果。经过持续努力,我院现有国家级全科医生培养基地计划项目1项,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1门,校级优秀网络课程2门,省级教学名师1人、校级教学名师1人、优秀教师20人;获得军队优秀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三等奖1项、省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校级教学成果3项;获批各级教学研究课题30余项。
2005年成立至今,学院共获得课题244项,其中,自然科学类项目225项,哲学人文社会科学类项目19项;国家级项目11项、省部级项目19项、厅局级项目130项、校级项目及医院独立资助项目84项。获得四川省医学科技奖二等奖一项;发表科技论文1267篇,其中SCI论文43篇;获批专利23项;主编、参编专著27部;主办国家级、省级继续医学教育项目32项;主办《天府医学》、《医学信息》两本内部刊物。2012年烧伤外科获批授牌四川省医学乙级重点学科,消化内科学获批四川省医学乙级重点学科立项建设,“消化肿瘤与微循环”实验室获批四川省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013年肛肠科获批四川省中医药管理局重点中医专科(专病)立项建设,医学影像学获批四川省医学乙级重点学科立项建设;2014年呼吸内科学、心血管内科获批四川省医学乙级重点学科立项建设;2015年“衰老与血管稳态”、“老年呼吸病”实验室获批四川省高校重点实验室立项建设。
学院现有学生共2417人,其中临床医学专业1128人,医学影像专业560人,麻醉学专业509人,康复治疗学专业220人。学生参与科研活动30余项,参与人数达到60余人;2012年至今学生在各类期刊杂志发表论文29篇;在四川省第十二届挑战杯竞赛中《天然提取物神经保护作用的探索—原花青素、番茄红素和灯花素对脊髓损伤治疗效果的比较研究》获一等奖,其余4项作品获二等奖,4项作品获三等奖;35名学生荣获“四川省综合素质A级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