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医科大学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
“331-社会工作原理”考试大纲
Ⅰ.考试性质和考查目标
社会工作原理考试是为我校招收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而设置的考试科目,我校自主命题。其目的是科学、公平、有效地测试考生是否具备攻读专业型社会工作专业硕士研究生的基础。包括社会工作及社会学相关基础知识。其中,社会工作基础知识部分要求考生掌握社会工作的基本概念,熟悉社会工作的功能,正确认识社会工作伦理,能够运用社会工作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分析与解决各类社会问题。社会学基础知识部分要求考生了解社会学的研究对象与基本功能,掌握社会学基本概念与理论,掌握社会研究方法的规范程序和技术方法,能够运用社会学的理论和方法分析社会现象、解决社会问题。Ⅱ.参考书目
一、王思斌:《社会工作概论(第三版)》,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4 年 10 月。ISBN 号:9787040412017
二、《社会学概论》编写组:《社会学概论(第二版)》,北京: 人民出版社,2020 年 12 月。ISBN 号:9787010227696
三、风笑天:《社会研究方法(第五版)》,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18 年 4 月。ISBN 号:9787300256214
Ⅲ.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
一、试卷及考试时间
本试卷为 150 分,考试时间为 180 分钟。二、答题方式
闭卷笔试。
三、试卷内容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约 60,包括社会工作的内涵、领域、功能、价值体系、社会工作相关理论、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社会福利制度及变迁、社会工作三大直接方法、社会工作行政、社会工作教育与督导等;社会学基础知识约 40,包括社会学的研究对象、发展历程、社会构成的要素与条件、社会结构、社会交往、人的社会化、社会群体、组织管理、社会制度、社会分层与流动、社区发展、社会现代化、社会政策、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社会研究方法等。
四、试卷题型
(一)简答题 ——共 5 题,每题 10 分,共 50 分;
(二)论述题 ——共 2 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
(三)案例分析题——共 2 题,每题 25 分,共 50 分。
Ⅳ.具体考查内容
一、 社会工作基础知识部分
(一)社会工作的内涵与工作领域
1. 社会工作的产生与发展
2. 社会工作的内涵、构成要素与目标
3. 社会工作者的主要角色
4. 社会工作的实践领域
5. 社会工作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关系
(二)社会工作的功能
1. 社会工作者及其角色
2. 社会工作的主要功能
3. 社会工作功能的实现
4. 我国体制转变中的社会工作
(三)社会工作的价值观与专业伦理
1. 文化传统与社会福利思想对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影响
2. 价值在社会工作中的地位与作用
3. 社会工作价值观的内涵和体系
4. 中国社会工作价值体系的建构
5. 社会工作的专业伦理
6. 社会工作专业的伦理守则
(四)社会工作理论
1. 社会工作理论的含义、类型和地位
2.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的发展和逻辑结构
3. 西方社会工作理论流派与归类
4. 总结和发展中国的社会工作理论
(五)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
1. 人类行为
2. 社会环境
3. 人类行为与社会环境的理论基础
4. 人生发展阶段及其主要特征
(六)社会福利制度
1. 社会福利的内涵、分类与功能
2. 社会工作与社会福利制度的关系
3. 当代社会福利制度的建立与发展
(七)个案工作
1. 个案工作的涵义与历史发展
2. 个案工作的阶段过程、工作要求与常用技巧
3. 个案工作的理论模式与实务方法
4. 个案管理
5. 个案工作在中国的实践
(八)小组工作
1. 小组工作的基本概念、类型与特点
2. 小组工作的理论和理论模式
3. 小组工作的发展阶段与过程
4. 小组工作的原则与技巧
(九)社区工作
1. 社区工作的涵义与发展
2. 社区工作的特点和目标
3. 社区工作的理论与主要模式
3. 社区工作的过程与技巧
4. 中国的社区工作
(十)社会行政
1. 社会行政的涵义与功能
2. 社会服务计划
3. 社会服务机构的类型与运作
4. 社会服务机构的领导
5. 社会服务机构的人力资源管理与志愿者管理
6. 社会服务机构的财务与筹资管理
7. 社会服务机构的公信力和公共关系管理
8. 我国的社会福利行政体系
(十一)社会工作教育
1. 社会工作教育的发展与性质
2. 社会工作教育的目标与课程
3. 社会工作专业化与社会工作教育
4. 社会工作本土化与中国社会工作教育
(十二)社会工作实习与督导
1. 社会工作实习的涵义与目标
2. 社会工作实习的模式与过程
3. 社会工作督导的含义和对象
4. 社会工作督导的功能和内容
5. 社会工作督导的原则与过程
6. 社会工作督导的方法
7. 志愿者的督导
8. 中国社会工作督导的发展二、社会学基础知识部分
(一)社会学及其研究领域、发展历史
1. 社会学及其研究领域
2. 社会学的发展历史
3.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与社会学
(二)社会的基础与条件
1. 人口
2. 环境
3. 物质资料的生产方式
4. 文化
(三)个人与社会
1. 人的属性和社会的本质
2. 社会结构与社会交往
3. 人的社会化
(四)社会网络与社会群体
1. 社会网络
2. 社会群体
3. 社会生活中的主要社会群体
4. 作为初级社会群体的家庭
(五)组织与管理
1. 组织概述
2. 组织结构与组织体系
3. 组织管理
4. 当代中国组织
(六)社会制度
1. 社会制度概述
2. 社会制度的构成与功能
3. 社会制度的变迁与创新
(七)阶级、阶层与社会流动
1. 阶级与阶层
2. 中国社会阶级、阶层结构的演变
3. 阶级、阶层结构协调与扩大中等收入群体
4. 社会流动
(八)社区与城镇化
1. 社区概述
2. 乡村振兴与农村社区发展
3. 城镇化与中国城市社区建设
4. 城乡统筹与融合发展
(九)社会变迁与现代化
1. 社会变迁
2. 现代化的概念与理论
3. 中国的现代化
(十)社会发展与社会政策
1. 社会发展与社会建设
2. 社会政策对社会发展的意义
3. 中国社会政策的发展与现状
4. 中国社会政策未来目标与任务
(十一)社会问题与社会治理
1. 社会问题
2. 社会治理
3. 当代中国社会治理
(十二)社会研究方法
1. 社会研究的方法体系
2. 社会研究的过程
3. 测量、抽样、调查研究与定量资料分析
4. 实地研究与定性资料分析
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