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医考官方指定网站
400-10234-66 在线时间:9:00-21:00

厦门大学

公共卫生学院

厦门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正式成立于2011年5月20日,是以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和医学院原预防医学系为基础组建的。

学院现有专任教师42名,其中教授16名、副教授15名,具有博士学位的占90%,中央引进海外高层次人才“人才计划”学者2名、国家“青年人才计划”学者1人、“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名、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2名、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1名、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1名、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名、教育部跨(新)世纪优秀人才培养计划4名、福建省“百人计划”学者4人、福建省特支人才“双百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2人、“闽江学者”特聘教授1名、福建省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3名。学院现有讲座教授8名,兼职(客座)教授36名。

学院坚持现场学科与实验学科相结合、相促进的特色发展,现有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两个本科专业,每年招收本科生100名。学院拥有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公共卫生硕士(MPH)专业学位授权点、转化医学交叉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生物制品学目录外二级学科博士授权点,在读硕士生134名,博士生35名。随着学院办学规模的稳步发展,预计在“十三五”期间在校生规模将达到800人。

学院现有预防医学系、实验医学系、实验教学中心等教学管理单位,分别承担预防医学、医学检验技术的专业教学及公共实验教学等工作。创办于2004年的预防医学专业已完成7个完整轮次的教学任务,并顺利通过了2005年教育部本科教学评估。医学检验技术专业是学院立足现有师资、坚持特色办学而创建的,于2013年获批并开始招生。除升学读研外,医院、出入境检验检疫、卫生行政管理等国家机关、高校、科研院所、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及卫生监督所等事业单位是毕业生的主要就业去向。

学院坚持课题组的运行模式,并且依托课题组形成了若干个学科发展方向和科技平台,现有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福建省医用生物制品2011协同创新中心、福建省高校卫生技术评估重点实验室、厦门大学分子影像暨转化医学研究中心等科技平台。其中,分子疫苗学和分子诊断学国家重点实验室是通过省部共建形式,于2013年12月获科技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厦门市人民政府批准启动建设的,是福建省医药领域内的第一个国家重点实验室,将成为推动医学学科快速发展的一个重要平台,牵引海峡西岸生物医药原始创新、服务地方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以及厦门市打造生物与新医药千亿产业集群的重要科技支撑。

国家传染病诊断试剂与疫苗工程技术研究中心长期从事疫苗和诊断试剂产品的研发及病毒分子生物学、基因工程、免疫学和细胞生物学相关的基础及应用基础研究,是全国体外诊断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理事长单位和全国疫苗产业技术创新战略联盟创会理事单位。中心与养生堂有限公司历经14年联合研制的世界上第一支戊型肝炎疫苗于2012年正式上市,成为世界上第一个用于预防戊型肝炎的疫苗。中心先后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十一五国家科技计划优秀执行团队奖、国家自然科学基金资助项目优秀成果、国家专利奖金奖、求是杰出科技成就集体奖等荣誉,在研项目20余项,年到位科研经费数千万元。

学院坚持开放和国际化办学理念,是全国唯一的国家级“对台科技合作基地”的组成单位之一。目前,与美国、英国、新加坡、日本、香港、台湾等地的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以及美国默克、英国葛兰素史克、法国赛诺菲巴斯德等著名医药公司建立了合作关系,积极推动与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哈佛大学、德克萨斯州大学、新加坡国立大学、台湾大学开展互派教师与学生交流等合作。

学院作为全校第一批入驻翔安校区的单位之一,建筑面积达2.6万平方米的办学用房,将为学院发展创造广阔空间。

展望美好未来,学院将立足于高起点和国际化视野,以人才培养和产学研结合为支撑点,以国家和海西重大战略需求为目标,瞄准世界公共卫生科技创新前沿,发挥既有优势,坚持特色发展,努力在重大疾病诊断与预防、创新疫苗研发、分子影像暨转化医学研究、公共卫生政策与管理、卫生毒理、感染性疾病研究、慢病及肿瘤流行病、环境与公众健康保障、老年人口健康促进策略等方面,积极探索一条具有厦大特色的发展之路,努力建设国内有特色、国际有影响的高水平研究型公共卫生学院。


[100208]临床检验诊断学 [1002J6]转化医学

师哥师姐上岸经验

院校导航

考试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