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资料
医院是病人集中的地方,病原微生物种类繁多,大量新的治疗方法和新的治疗技术被广泛应用。随着抗生素和免疫制剂的广泛使用,医院感染的发生率也在增加。病人的一些手术治疗和生活护理必须由护士来做。护士应观察患者的情绪变化和病情变化。因此,护士不仅是预防和控制感染的主力军,也是主要的传播媒介。如何掌握医院感染的知识和技术非常重要。我院将讨论感染的预防:
第一,医院感染
指患者或工作人员在医院内受到感染,产生临床症状。因为感染有一定的潜伏期,所以院内感染也包括在医院感染,出院后才发病的患者。
二、医院感染的分类
1.内源性感染是指免疫功能低下患者自身正常菌群引起的感染。也就是说,患者在院内感染发生前是病源的携带者,在机体抵抗力较低时造成自身感染。
2.外源性感染包括在医院或其他地方获得的交叉感染引起的直接感染。环境感染是指由污染环境(空气、水、医疗器械等物品)引起的感染,如手术室和空气污染引起的术后切口感染,注射器械消毒不良引起的乙肝流行。
第三,常见的医院感染
1.肺部感染经常发生在一些严重影响患者防御机制的慢性疾病中,如癌症、白血病、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或气管切开术、气管导管放置等。肺部感染的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和X线透视照片,院内感染发生率约占23.3 ~ 42%。肺部感染对危重患者、免疫抑制患者和免疫衰竭患者是一大威胁,死亡率可达30 ~ 50%。
2.尿路感染患者入院时无尿路感染症状,但住院24小时后出现症状,尿培养有细菌生长,或虽无症状,但尿中白细胞标准在10个/ml以上,可制成尿路感染。
3.伤口感染包括外科手术中的伤口感染和创伤事件。判断伤口感染主要是看伤口及附近组织有无炎症反应或脓液。
4.病毒性肝炎病毒性肝炎不仅在健康人群中传播,而且更容易在患者中传播。病毒性肝炎可分为甲、乙、丙、丁、戊五种。
甲型和戊型肝炎的传染源为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通过消化道传播。乙型、丙型、丁型肝炎的传染源是患者和病毒携带者,病毒存在于血液和各种体液中。
5.皮肤等部位感染的患者,住院期间有各种皮炎、褥疮感染、菌血症、静脉导管及针穿刺部位、子宫内膜炎、腹腔内感染等。如留置尿管、化疗和免疫抑制剂,以及老年患者。
四、医院感染的触发因素
1.主观因素医务人员对医院感染及其危害性认识不足,不能严格执行无菌技术和消毒隔离制度。
2.侵入性操作的客观因素,如内窥镜、导尿管、动静脉导管、气管切开术、吸入器、牙钻、采血针、咬血管、监测仪器探头等。使用激素或免疫抑制剂后,接受化疗和放疗,自身免疫功能下降,变得敏感。随着大型网络的发展和普及
1.改善医院建筑,使布局合理,如传染病房、手术室、重症监护室、观察室、探视接待室、供应室、洗衣房、厨房等。为了防止细菌和疾病的传播,对设备和布局应有特殊要求。
2.规章制度的严格执行是人们在长期工作实践中的经验总结和处理,是检查所有工作的基础,包括消毒隔离制度、无菌技术操作规程和巡视制度等。
3.消毒灭菌是控制医院感染的有效措施。
4.加强清洁卫生工作,包括擦拭和清除灰尘和污垢,以及防蚊、蝇、蟑螂和老鼠。清洁时,不要扬起灰尘,以免污染扩散。为了消毒,应该把布的头去掉。污染后应立即进行病房清洁。顺序应该从污染较轻的病房开始,逐渐进入污染较重的区域。
5.为采取合理的治疗方法,在免疫抑制免疫治疗的应用中,应丢失抗生素,并采取相应的保护措施。
6.及时控制感染的流行,主要包括查找传染源和途径,采取相应的消毒隔离措施。
7.开展医院感染监测,目的是获取第一手资料,分析医院感染原因,发现薄弱环节,为采取有效措施提供依据,并通过监测手段评价各项措施的效果。
8.改善员工的卫生和健康状况。所有医院工作人员都应该定期进行健康检查。如有不适或疑似传染病,应立即报告并采取相应措施。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历年题目题目实战演练
章节练习章节专项突破
模拟考试优质模拟题
练习记录提高复习效率
8.54MB 下载数8569
7.36MB 下载数6598
7.98 下载数5698
2023年国家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名单(西医部分)
25备考怎么学?抓紧听!开课了!
专属课程推荐|2025年临床线上课程大合集!
2023年全国各考区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缴费时间|方式|入口|流程汇总
2022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技能缴费通知汇总(时间/方式/标准)
2022年执业医师报名考区电话一本通!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