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资料
至于冷疗的治疗效果和影响冷疗的因素,相信所有考生都对这个问题感兴趣。昭昭医考官网小编为你总结如下:
冷疗是指利用温度低于人体的物体(固体、液体、气体)来降低皮肤温度,从而达到治疗的目的。
一、寒的治疗作用
(1)减少局部充血或出血寒能收缩毛细血管,减少局部充血和出血。常用于扁桃体切除、牙科手术、鼻出血、头部外伤、早期扭伤挫伤后。短期冷敷可以防止皮下出血和肿胀。
(2)镇痛冷能抑制细胞活性,降低神经末梢的敏感性,减轻疼痛。压迫神经末梢的充血引起的疼痛也可以通过寒冷引起的血管收缩来缓解。临床上常用于牙痛、急性损伤、小手术的局部麻醉。
(3)阻止炎症和脓性感冒的扩散,可以使皮肤血管收缩,减少局部血流量,降低细胞代谢,降低细菌的活力,抑制炎症和脓性感冒的扩散。
(4)降低体温当寒冷直接作用于皮肤的大血管时,体内的热传导可以通过物理作用消散到体外。全身用冷后,先是毛细血管收缩,然后皮肤血管扩张,增加散热,从而降低体温。临床上多用于高热、中暑患者。对于脑损伤和脑缺氧的患者,局部或全身降温可以降低脑细胞的需氧量,有利于脑细胞的康复。
二、影响冷疗的因素
(1)冷疗的位置和方法不同,效果也不同。比如高烧患者,就应该在较大的动脉内进行感冒治疗,或者进行全身冷疗,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为了缓解局部充血出血,或者消炎化脓,可以采用局部降温来达到降温的效果。
(2)冷疗中冷区的大小与感冒的效果有关。比如全身冷,冷疗面积大反应强;局部使用感冒药,冷疗面积小,反应弱。
(3)冷疗时间应根据应用目的、身体状态和局部组织确定,一般冷却时间为20分钟。时间过长或反复冷敷会导致不良反应,如畏寒、面色苍白,甚至影响脉搏和呼吸。如果局部冷却时间过长,会导致营养、细胞代谢、生理功能障碍,甚至组织细胞死亡。
(4)疾病和个体差异由于年龄、疾病和身体条件不同,对寒冷的反应也不同。正确使用感冒可以起到冷疗的作用。比如中暑高热的患者可以用冷疗降温;高烧的麻疹不能用冷疗来降温。对于青壮年和老年患者,冷疗要慎重;对于外周循环不良的患者,应避免冷疗。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历年题目题目实战演练
章节练习章节专项突破
模拟考试优质模拟题
练习记录提高复习效率
8.54MB 下载数8569
7.36MB 下载数6598
7.98 下载数5698
2023年国家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名单(西医部分)
25备考怎么学?抓紧听!开课了!
专属课程推荐|2025年临床线上课程大合集!
2023年全国各考区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缴费时间|方式|入口|流程汇总
2022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技能缴费通知汇总(时间/方式/标准)
2022年执业医师报名考区电话一本通!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