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
PICC技术
PICC置管的适应证:
(1)需要长期静脉输液,但外周浅静脉条件差,不易穿刺成 功者;
(2)需反复输入刺激性药物,如化疗药物;
(3)长期输入高渗透性或粘稠度较高的药物,如高糖,脂肪乳,氨基酸等;
(4)需要使用压力或加压泵快速输液者,如输液泵;
(5)需要反复输入血液制品,如全血,血浆,血小板等;
(6)需要每日多次静脉抽血检查者。
操作前准备:
1.着装符合要求,剪指甲,洗手,戴口罩;
2.物品准备齐全,放置合理;治疗车上层:知情同意书、执行卡、治疗巾2块、孔巾1块、弯盘、无菌棉签、无菌纱布、PICC包、手术衣、无菌手套2副、无菌透明贴膜、正压接头、20mI注射器2支、75%乙醇、碘伏、生理盐水、100U/ml肝素盐水、弹力绷带、洗手液。治疗车下层:放垃圾桶;
3.对床号、姓名、执行卡,检查药物(药名、浓度、剂量、有效期、有无浑浊、絮状物,有无破损),检查一次性物品的灭菌日期及外包装;
4.评估患者病情、年龄、血管条件、意识状态、治疗需求、心理反应及合作程度;
5.了解患者既往静脉穿刺史、有无相应静脉的损伤及穿刺侧肢体功能状况;
6.了解过敏史、用药史、凝血功能及是否安装起搏器;
7.向患者解释操作的目的及注意事项,做好解释工作,询问大小便,取得患者配合,由医生负责与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
操作流程:
1.核对医嘱,确认已签知情同意书,携用物至患者床旁,评估环境(周围无闲杂人员),查对患者,协助患者摆放体位,充分暴露术侧上肢,上臂外展与躯干成90°角;
2.测量上臂臂围及预置导管长度,并记录上腔静脉测量法:从预穿刺点沿静脉走向到右胸锁关节再向下至第三肋间;
3.扎止血带,选择血管,松开止血带。避开瘢痕及静脉瓣,穿刺血管贵要静脉,次选肘正中静脉,最后选头静脉;
4.按照无菌操作原则,穿手术衣,戴无菌无粉手套,铺治疗巾,助手协助打开PICC穿刺包外包装;
5.取内包外的物品进行皮肤消毒,消毒范围以穿刺点为中心直径20cm,两侧至臂缘,以螺旋式方法消毒(顺时针—逆时针—顺时针):先用75%乙醇清洁脱脂3遍,待干后,再用碘伏消毒3遍;
6.更换无菌手套,打开内包,铺孔巾、治疗巾,建立无菌区,助手协助将注射器、正压接头、透明贴膜、无菌纱布等准备于无菌区内;
7.取出PICC导管,检查导管的完整性,抽生理盐水,导管及连接管内注入生理盐水,预:中导管;
8.根据导管的类型,决定是否按照预置导管的长度进行置管前的剪切。如需剪切的,应拔开导管的保护套至预置刻度,撤出导丝至比长度短0.5—1 cm处,在刻度剪切导管;
9.助手协助在穿刺部位上15~20cm处扎止血带,使静脉充盈,嘱患者握拳;
10.静脉穿刺:去掉穿刺针保护套,松动针芯,左手绷紧皮肤,右手以15’—30‘角实施穿刺,确定回血后降低角度进0.5cm再送导入鞘,确保导入鞘进入静脉内,让助手松开止血带,嘱患者松拳,拔出穿刺针芯(左手中指按压导入鞘前端静脉,右手按下针尖保护按钮,确认穿刺针回缩至保护套内);
11.置入导管:将导管匀速送入静脉,松开左手中指,固定导入鞘针翼,边送导管边撕开导管保护套,置入导管至肩部位置时,嘱患者下颌靠近术侧肩膀,导管顺利通过后,头恢复原位;
12.置入导管剩下10”15cm时,按压导入鞘上端静脉,退出导入鞘,使其远离穿刺部位,劈开并移去导入鞘;
13.继续置入导管,将剩余导管置入静脉至“0”刻度。抽回血,确认穿刺成 功。置管过程注意观察患者的反应,倾听患者的感受;
14.移去导丝,用肝素盐水正压封管;
15.清洁穿刺点,移去孔巾,用生理盐水清洁穿刺点,固定导管,覆盖无菌敷料;
16.将体外导管放置呈“S”形或“L”形弯曲,用无菌敷贴固定。无菌敷贴上注明导管的类型、规格、置管深度、日期、时间,操作者姓名;
17.整理用物,按消毒原则处理用物,洗手,做好相关记录。再次核对并询问患者感受;
18.X线检查确定导管位置,做好记录。
操作后注意事项:
1.置管后24小时内更换敷料。穿刺部位敷科保持清洁、干燥,如有污染、潮湿、脱落等情况随时更换;
2.置管期间,做好日常导管维护,定期评估穿刺点局部情况、导管位置、导管内回血情况,测量双侧上臂臂围;
3.指导患者避免P,CC置管侧肢体手臂过度活动。
以上就是PICC技术操作,小编相信聪明如你一定掌握啦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历年题目题目实战演练
章节练习章节专项突破
模拟考试优质模拟题
练习记录提高复习效率
9.65MB 下载数1489
8.36MB 下载数2365
10.49MB 下载数7594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