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士执业
(1~3题共用题干)
患者,女性,70岁。近1年来腰背、脊柱X线检查示:胸12、腰1椎体楔形压缩性骨折,骨密度测定腰椎低于正常年轻妇女峰值骨量。实验室检查血钙2.18mmol/L,血磷0.98mmol/L,血碱性磷酸酶134U/L。
1. 诊断最可能是:
A.肾性骨病
B.脊柱骨折
C.原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D.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E.继发性甲状旁腺功能亢进症
2. 该病的诱发因素哪项除外:
A.服用多种维生素的药物
B.女性绝经后雌激素缺乏
C.妊娠期饮食钙含量不足
D.长期大量的饮酒、咖啡、吸烟
E.活动过少或过度运动
3. 可用于该病的治疗药物不包括:
A.钙剂
B.雌激素
C.泼尼松
D.二膦酸盐
E.阿伦膦酸盐
(4~5题共用题干)
初产妇,24岁,妊娠38+2周,阵发性腹痛10小时,宫缩15~20分钟1次,持续30秒,宫口开大2cm。
4. 上述临床表现是因为:
A.子宫收缩节律性异常
B.腹压运用不当
C.子宫收缩极性异常
D.肛提肌收缩作用异常
E.腹肌和膈肌收缩力异常
5. 此时的处理原则是:
A.静脉滴注缩宫素
B.产房待产
C.肌内注射哌替啶
D.人工破膜
E.灌肠
(6~7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70岁,被搀扶着步入医院,接诊护士看见其面色发绀,口唇呈黑紫色,呼吸困难,询问病史得知其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病史。
6. 作为接诊护士,此时对于该患者需立即进行的处理是:
A.为患者挂号
B.不作处理,等待医生到来
C.鼻导管吸氧
D.电击除颤
E.人工呼吸
7. 患者吸氧时,氧流量应控制在:
A.1~2L/min
B.2~4L/min
C.4~6L/min
D.6~8L/min
E.8~10L/min
(8~11题共用题干)
患者男,20岁。主诉咽喉疼痛2天,血常规检查:白细胞14.0×105/L,遵医嘱予口服抗菌优2片/次,每天两次。
8. 服药期间应特别注意:
A.多休息
B.饭前服
C.多饮水
D.少饮水
E.不能与其他药物合用
9. 服药3天后不见好转,遵医嘱予青霉素治疗,需进行过敏试验,其皮试液的剂量为每0.1ml含:
A.10~20U
B.20~50U
C.50~100U
D.100~200U
E.200~500U
10. 患者皮试结果阴性,给予青霉素注射后6分钟出现胸闷、气促、呼吸困难、头晕、面色苍白、脉搏细弱等症状,提示发生:
A.过敏性休克
B.血清病型反应
C.荨麻疹
D.呼吸道过敏反应
E.消化系统过敏反应
11.急救措施错误的是:
A.立即停药,平卧
B.立即皮下注射0.1%肾上腺素0.5~1ml
C.吸氧,注意保暖
D.对症处理
E.先观察病情,再进行处理
1.【答案】D。解析:根据病史、绝经后女性及压缩性骨折,结合实验室检查可以诊断该患者为原发性骨质疏松症。
2.【答案】A。解析:解析:如果维生素D摄入不足或光照少容易诱发原发性骨质疏松症,故此题A选项错误。
3.【答案】C。解析:长期使用糖皮质激素、免疫抑制剂、肝素、抗惊厥药、抗癌药、含铝抗酸剂、甲状腺激素、促性腺激素释放激素类似物或肾衰用透析液等易诱发骨质疏松。故治疗时使用泼尼松会加重骨质疏松。
4.【答案】A。解析:临产时正常宫缩应持续30秒,间歇期为5~6分钟,该产妇表现为子宫收缩节律性异常。
5.【答案】C。解析:宫缩节律性异常的处理原则为:规律宫缩,恢复正常节律。首先给予镇静药,然后促进正常宫缩,故此时应肌内注射哌替啶。
6.【答案】C。解析:从题干给出的面色发绀,口唇黑紫色、呼吸困难可判断患者出现了缺氧,针对缺氧患者,需立即对其进行的处理是鼻导管吸氧。
7.【答案】A。解析: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给予低流量、低浓度持续吸氧。
8.【答案】C。解析:抗菌优属于磺胺类药物,是由肾脏排出,尿少时易析出结晶,使肾小管堵塞,所以服药期间应特别注意多饮水,防止结晶析出。
9.【答案】B。解析:青霉素皮试液每毫升含200~500U,因此每0.1ml含青霉素20~50U。
10.【答案】A。解析:青霉素过敏性休克多在用药后5~10分钟内,甚至在用药后数秒内发生。临床表现有胸闷、气促、哮喘、呼吸困难、面色苍白、出冷汗、血压下降等。血清病型反应一般于用药后7~14天出现,临床表现与血清病相似,有发热、关节肿痛、皮肤发痒、荨麻疹、全身淋巴结肿大及腹痛等症状。
11.【答案】E。解析:一旦发生过敏性休克必须争分夺秒、迅速及时就地急救。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历年题目题目实战演练
章节练习章节专项突破
模拟考试优质模拟题
练习记录提高复习效率
9.65MB 下载数1489
8.36MB 下载数2365
10.49MB 下载数7594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