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执业医师
关于“临床执业医师-消化系统划重点”的内容,昭昭医考官网编辑整理如下:
1.消化性溃疡术后倾倒性综合征A.早期倾倒性综合征(低血量):食物过快进入空肠,大量细胞外液吸入肠腔,循环性血量急剧下降,表现为心悸、恶心、呕吐、乏力、出汗、腹泻B.晚期倾倒性综合征(低血糖):
由于食物进入空肠过快,血糖暂时升高,胰岛素分泌增加,反应性低血糖。
2.消化性溃疡术后碱性反流性胃炎症状:
①胸骨后或上腹部灼痛。
②胆汁性呕吐。
③减肥保护胃粘膜,调节胃动力。
1.消化性溃疡的直接病因-胃酸过多的常见病因-HP、粘膜屏障损伤(NSAIDs等)临床表现-慢性、周期性、节律性(腹痛)并发症-出血、穿孔、幽门梗阻、癌变药物治疗-幽门螺杆菌的根除、胃酸的抑制、胃粘膜的保护
4.肝癌和胃癌数据包括肝癌和胃癌。
≤cm小胃癌:≤5毫米小肝癌:厘米<直径≤5厘米小胃癌:≤10毫米大肝癌:5厘米<直径≤10厘米早期胃癌:仅限于粘膜层和粘膜下层的巨大肝癌:>10厘米
5.溃疡性胃癌,早期溃疡性胃癌难以与良性溃疡区分开来,必须进行活检诊断,晚期胃癌,恶性溃疡的内镜特征:
溃疡不规则,较大;底部凹凸不平,苔污;边缘呈结节状隆起;周围褶皱中断;胃壁僵硬,蠕动减弱。
6.肝硬化核心知识点的主要病因(病毒、酒精)在中国很常见。临床表现:肝功能障碍;门静脉压力增加。
并发症:上消化道出血(最常见)、肝脑病(最严重、死因)、肝肾综合征(三低一高)、水电解质紊乱、感染、原发性肝癌、肝肺综合征、门静脉血栓形成、胆石症。
7.肝硬化的病理变化-1个特征:
②肝细胞坏死范围广;
②肝细胞结节性再生残留;
③结缔组织增生与纤维隔离形成,导致肝小叶结构破坏和假小叶形成——肝硬化的标志性病理特征。
8.肝硬化失代偿期临床表现为肝功能减退。
②全身:明显乏力,精神萎靡,发热不规律,体重减轻,慢性疾病,肢体水肿。
②消化系统: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腹胀、腹泻。
③出血倾向与贫血:
鼻粘膜和牙龈出血、皮肤紫癜和胃肠出血——肝合成凝血因子减少、脾功能亢进、毛细血管脆性增加。
贫血-营养不良,吸收不良,消化道出血,脾功能亢进。
④皮肤巩膜黄染
⑤内分泌功能障碍(从考试的角度来看最重要!
蜘蛛痣、毛细血管扩张、肝掌形成出现在上腔静脉引流区;男性睾丸萎缩、性欲下降、头发脱落、乳腺发育;女性月经紊乱、闭经、不孕等。-雌激素水平提高(肝灭活雌激素功能下降)
肝对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的灭活作用减弱-水钠潴留-尿量减少,水肿,腹水形成和恶化的主要原因之一。
肾上腺皮质功能减退,皮肤色素沉着,面色暗淡,呈肝病状;糖尿病风险增加,易发生低血糖。
9.建立并打开侧支循环,门脉交通支"4":
①胃底-食管下段交通支;
②直肠下端肛管交通支;
③前腹交通支;
④腹膜后交通支。
10.腹水是肝硬化失代偿期最常见、最突出的症状。
11.腹水形成原因:门脉压力升高--腹腔静脉床静水压升高,组织液回吸收减少;低蛋白血症:白蛋白<10g/L时,血浆胶体渗透压下降,引起血浆外渗;肝淋巴液生成过多,从肝包膜和肝门淋巴管渗入腹腔;继发性醛固酮和抗利尿激素增多;有效血量不足。
12.上消化道出血与肝硬化并发症有关。
肝硬化最常见的并发症。
出血原因:食管胃底静脉曲张破裂、门脉高压性胃病、消化性溃疡等。
表现:突然间大量呕血和/或排黑便,易引起失血性休克,引起肝性脑病,死亡率很高,肝性脑病最严重的并发症,也是最常见的死因感染机体抵抗力低下——自发性腹膜炎、肺炎、胆道感染及败血症等自发性腹膜炎多为G-杆菌感染,表现为:
腹部疼痛、腹胀、腹水快速增加或持续不退,可以进行腹膜炎体征腹水细菌培养——有助于确诊,并指导使用抗生素来选择肝脏快速增大、持续性肝区疼痛、血性腹水电解质和酸碱平衡紊乱。
低钠血症:与长期摄入不足(原发)、长期利尿、大量放腹水、抗利尿激素增多(稀释性)等有关。
引起肝性脑病的低钾低氯性碱中毒。
酸碱平衡失调:呼碱或代碱最常见的肝肾综合征。
"三低一高":
A.稀释性低钠,
B.尿钠过低。
C.少尿或少尿。
D.氮血症。
②机制:大量腹水——有效循环血容量不足——肾皮质血流量和肾小球滤过率持续下降的肾脏本身没有重要的病理变化-功能性肾衰竭。
13.肝硬化肝功能失代偿期:
①血白蛋白下降,球蛋白升高,白蛋白/球蛋白倒置;
②凝血酶原活性降低,凝血酶原活性降低;
③血清胆红素、转氨酶、γ-谷氨酰转肽酶(GGT)、ALP(ALP)升高。
14.肝穿刺活组织检查:假小叶形成-肝硬化诊断。
15.门脉高压--内窥镜:静脉曲张的位置和范围。胃粘膜改变,如蛇皮征或马赛克征。(助教教材内容)
16.治疗肝硬化:
药物治疗。
处理腹水:
普通治疗:包括卧床休息,限制水钠的摄入量。
利尿药。
输注血浆或白蛋白可增加胶体的渗透压。
顽固性腹水的治疗。
17.诊断性检查:血中血氨水平。
18.EEG患者肝性脑病分期症状体征0期潜伏期无行为异常、性格异常无病理征正常、智力测试轻微异常一期前驱期轻度性格改变和行为失常。定向力、理解力减弱,不能完成简单的计算和智力构成,语言不清、书写障碍可出现腱反射亢进、肌张力增高、踝阵挛及Babinski征(+)。
扑翼样震颤的特点改变了三期昏睡期主要是昏睡和精神紊乱,可以唤醒神经体征加重;扑翼样震颤仍然可以导致四期昏迷神志完全失去浅昏迷:
对疼痛刺激和不适的姿势仍有反应;深度昏迷:各种反射消失,瞳孔扩大。翼状震颤无明显异常。
19.肝脑病药物治疗的目的。
减少肠氨的产生和吸收。
①乳果糖。
②抗生素。
③腹泻或灌肠。
促进氨代谢。
①L-鸟氨酸-L-冬季氨酸。
②谷氨酸。
减少或拮抗假性神经递质支链氨基酸。
肝区疼痛:是肝癌最常见的症状。
“临床执业医师-消化系统划重点”的内容由昭昭医考官网小编搜集整理,更多相关信息,敬请关注昭昭医考官网临床执业医师辅导栏目。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历年题目题目实战演练
章节练习章节专项突破
模拟考试优质模拟题
练习记录提高复习效率
8.54MB 下载数8569
7.36MB 下载数6598
7.98MB 下载数5698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