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医考官方指定网站 下载APP

临床执业医师

首页 > 临床执业医师 > 历年考题(考生回忆版) > 正文

临床执业医师历年考题--生理学

发布时间:2020年12月01日来源:昭昭医考

【A1型题】

1.下列关于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特点的描述,错误的是:

A.单向传递

B.化学传递

C.时间延搁

D.易受药物的影响

E.神经兴奋后肌肉不一定收缩

2.细胞静息电位为-90mV,当其受到刺激后变为-100mV时的膜电位变化称为:

A.极化

B.复极化

C.超极化

D.反极化

E.去极化

3.下列关于动作电位的传导特点,正确的是:

A.呈单向传导

B.呈双向传导

C.呈衰减性传导

D.电位幅度越大,传导越远

E.刺激越强,传导越远

4.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

A.Na+

B.IP3

C.DG

D.Mg2+

E.Ca2+

5.血浆胶体渗透压主要来自:

A.纤维蛋白原

B.α1-球蛋白

C.α2-球蛋白

D.清(白)蛋白

E.γ-球蛋白

6.下列凝血因子中,不属于维生素K依赖性的是:

A.Ⅶ

B.Ⅹ

C.Ⅷ

D.Ⅸ

E.Ⅱ

7.血清中只含有抗B凝集素的血型是:

A.A型

B.B型

C.AB型

D.O型

E.A型或B型

8.献血者为A型血,经交叉配血试验,主侧不凝集而次侧凝集,受血者的血型应为:

A.B型

B.AB型

C.A型

D.O型

E.A型或B型

9.下列有关肺表面活性物质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

B.降低肺泡表面张力

C.稳定肺泡容积

D.降低肺的顺应性

E.防止毛细血管内的液体流入肺泡内

10.肺总容量等于:

A.潮气量+肺活量

B.潮气量+功能余气量

C.余气量+补吸气量

D.余气量+肺活量

E.余气量+功能余气量

【答案及解析】

1.E。解析:骨骼肌神经-肌接头处兴奋传递特点包括:①单向传递:即兴奋只能由前一级神经元的轴突末梢向下一级神经元的树突或胞体传递,或由传出神经纤维末梢向肌或其他效应器传递,而不能作相反方向的传递;②化学传递:突触传递过程需化学性递质完成;③时间延搁:兴奋通过突触或神经效应器接头,一般最少需0.5~1ms,比相同距离的神经纤维传递所需时间长得多;④易受药物或其他环境因素的影响。⑤在正常情况下,一次神经冲动所引起的乙酰胆碱的释放量,大约超过引起肌细胞动作电位需要量的3~4倍,因此神经-肌接头处的兴奋传递通常是1对1的,即运动纤维每一次神经冲动到达末梢,都能可靠地引起肌肉兴奋一次,诱发一次收缩,这一点与神经元之间的兴奋传递明显不同。E错,答案为E。

2.C。解析:极化是指静息状态下,细胞膜电位外正内负的状态。超极化是指细胞膜静息电位向膜内负值加大的方向变化(如本例膜电位从-90mV→-l00mV)。去极化是指细胞膜静息电位向膜内负值减小的方向变化。反极化是指去极化至零电位后,膜电位进一步变为正值。复极化是指细胞去极化后,再向静息电位方向恢复的过程。

3.B。解析:有“全或无”现象:若刺激未达到一定强度,动作电位就不会产生(无);当刺激达到一定强度时,所产生的动作电位,其幅度便达到该细胞动作电位的最大值,不会随刺激强度的继续增强而增大(全)。锋电位,是动作电位的标志。不衰减传播:幅度和波形在传播的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变。脉冲式发放:连续多个动作电位之间有一定间隔,呈现的是分离的脉冲式发放。

4.E。解析:骨骼肌兴奋-收缩耦联的耦联因子是Ca2+。

5.D。解析:溶液渗透压的高低取决于溶液中溶质颗粒(分子或离子)数目的多少,而与溶质的种类和颗粒大小无关。由蛋白质所形成的渗透压称为胶体渗透压。在血浆蛋白中,清(白)蛋白分子量小,其分子数量远多于球蛋白,故血浆渗透压的75%~85%来源于清(白)蛋白。球蛋白由于分子量大,分子数量少,所形成的胶体渗透压小。

6.C。解析:凝血因子Ⅰ、Ⅶ、Ⅸ、Ⅹ的合成需维生素K的参与,因此称为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FⅧ不属于维生素K依赖性凝血因子。

7.A。解析:①红细胞膜上凝集原的本质是抗原,血清中凝集素的本质是抗体。根据特异性抗原-抗体反应可发生红细胞凝集的原理,一个人的血液中,不可能在红细胞膜上出现相应的凝集原,同时在血清中出现相应凝集素。若不区分A1、A2亚型,则A型血红细胞膜上含有A凝集原,血清中含有抗B凝集素(A)。②B型血的血清中存在抗A凝集素。AB型血的血清中既不含抗A凝集素,也不含抗B凝集素。O型血的血清中既含有抗A凝集素,也含有抗B凝集素。A2B型血的血清中含有抗A1凝集素。

8.B。解析:①将供血者的红细胞与受血者的血清进行血型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血主侧;再将受血者的红细胞与供血者的血清作配合试验,称为交叉配红细胞血次侧。凝集原的本质是抗原,存在于红细胞膜上。凝集素的本质是抗体,存在于血清中。正常机供血者体红细胞为了避免发生抗原-抗体凝集反应,不可能有特异性抗原-抗体同时存在。②已知供血者为A血清型,若受血者为AB型,则将供血者红细胞(膜上含A凝集原)与受血者的血清(无抗A和抗B凝集素)混合,主侧不会发生凝集反应;若将受血者的红细胞(膜上含A、B凝集原)与供血者的血清(含抗B凝集素)混合,次侧会发生凝集反应,符合题意,故受血者血型为AB型。同样的方法,可以推导其他血型的交叉配血结果,灵活解题。

9.D。解析:①肺表面活性物质能降低肺泡表面张力,有助于肺泡的稳定性。当肺泡变大时,其密度减小,使肺泡表面张力增大,可防止肺泡过度膨胀;当肺泡变小时,其密度增大,使肺泡表面张力减小,可维持肺泡的扩张状态,防止肺泡塌陷。②肺泡表面张力是肺弹性阻力的主要组成部分,而肺弹性阻力与肺顺应性成反比,因此肺表面活性物质可降低肺泡表面张力,使肺顺应性增大(D错)。③肺表面活性物质可减少肺组织液生成,防止毛细血管内的液体流入肺泡内而导致肺水肿。

10.D。解析:肺总量是指肺所能容纳的最大气体量。肺总量=肺活量+余气量=深吸气量+功能余气量=补吸气量+潮气量+补呼气量+余气量。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上一篇:临床执业医师历年考题--脊柱关节炎 下一篇:临床执业医师历年考题--精神神经科系统
去做题

昭昭学习资料下载

考生必看

课程中心 MORE+

热点资讯

免费备考资料包

昭昭医考APP 百万医考生都在用的APP

昭昭题库-随时做,昭神直播-随心学!

一键安装做题

考试选择

注册即送专属好礼!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恭喜你注册成功!!!

1请长按左侧二维码图片,保存至手机相册。

2前往手机微信识别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并领取大礼包!

PS:不要刷新或关闭页面哦!

温馨提示

你好,你已经是昭昭老粉丝啦~
不可以领取礼包了哦,
可直接登录学习购买课程。

知道了 登录学习
登录窗口
注册登录后,系统将自动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请扫码获取免费资料包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