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医综合考研进入冲刺阶段。以下是2020年西医综合冲刺的要点,对大家有帮助。心源性晕厥是指由心脏病引起的短暂性脑供血不足引起的短暂性意识障碍综合征。心源性晕厥的死亡率可达,故心源性晕厥被认为是心源性死亡的先兆,临床上应特别注意。主要原因如下:
1。病态窦房结综合征(包括心动过缓综合征)窦性心动过缓诱发晕厥,易引起反射性心动过缓或低血压,伴有或不伴有原发性窦房结功能障碍,导致晕厥。治疗应根据心律失常的性质、严重程度和基础疾病。如果用药物(如洋地黄、受体阻滞剂、钙通道拮抗剂、胺碘酮等作用于细胞膜的抗心律失常药物)治疗此类患者,会加重或诱发窦性心动过缓,导致心脏骤停性晕厥。
这种情况在老年人中很常见。因为老年患者往往有多种疾病,停用这些药物是预防晕厥的重要手段。如果药物治疗不理想,需要心脏起搏。目前,经导管消融术发展迅速,但主要用于治疗心动过缓综合征,而不是治疗晕厥。2.房室传导阻滞严重的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与晕厥密切相关。病人在第二个起搏点保持心律。二级起搏点起搏频率较慢,一般为25 ~ 40次/
积分。当第二起搏点延迟起搏时,脑灌注不足,引起晕厥。除阿托品或异丙肾上腺素外,临时心脏起搏可用于临时重度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研究表明,起搏治疗可以显著提高心脏传导阻滞患者的生存率,防止晕厥复发。
起搏治疗可以挽救因束支传导阻滞和间歇性获得性房室传导阻滞引起的晕厥患者。3.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和室性心动过速室上性心动过速很少引起晕厥,但室性心动过速常引起晕厥。引起晕厥的主要因素包括心动过速频率、血容量、体位、是否有器质性心脏病和外周血管反射代偿、所用药物等。导管消融可用于治疗伴晕厥的阵发性室上性心动过速。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引起的晕厥很常见。药物诱发的Q-T
如果间隔时间延长,应立即停用相关药物。心脏正常或心功能轻度受损的患者,应先进行药物治疗,如胺碘酮或其他类抗心律失常药物;心脏功能不佳的患者应植入心律转复除颤器(ICD)。消融技术是室性心动过速的。尤其是右心室流出道室性心动过速,应强烈建议消融治疗,也应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和维拉帕米敏感的左心室心动过速,对伴有严重左心室功能障碍的束支折返性室性心动过速患者也应植入
前瞻性研究表明,与传统药物治疗相比,ICD
治疗室性心动过速的风险较低。虽然本研究不是针对晕厥,但也适用于室性心动过速和严重左心室功能不全引起晕厥的患者。ICD应该尽早植入。4.遗传性离子通道病遗传性离子通道病可引起室性心律失常,进而导致晕厥和猝死。
最常见的是长Q-T间期综合征(LQTS)和布鲁加达综合征。遗传性长Q-T间期综合征主要与心室交感神经张力增高或延迟去极化引起的触发活动有关,易诱发扭转型室性心动过速(Tdp)。布鲁加达综合征是一种遗传性钠通道疾病,具有前胸导联
节段抬高是其表现,易产生多形性室性心动过速。心电图有特征性改变,但可出现在间歇期或需要药物(如普鲁卡因胺)诱导。伴晕厥的Brugada综合征2年内猝死的风险为30%,主要治疗是ICD植入术。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