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西医综合考研正在紧张进行中。以下是内科高频考点(三)——2020年西医考研综合积分汇总,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1.artrialflutter)1。心电图检查:心房活动呈现规则的锯齿型扑动波,扑动波之间的等势线消失,尤其是aVF或V1导联,常呈倒置。
典型心房扑动的心房率通常为250 ~ 300次/分钟;心室率是规则的还是不规则的,取决于房室传导比是否恒定。QRS综合征形态正常。当存在室内差异传导或束支传导阻滞时,QRS综合征变宽,形态异常。2.治疗:阻止房扑最有效的方法是直流电复律。维拉帕米或钙通道阻滞剂地尔硫卓可有效减缓心房扑动的心室率。静脉给药可使新的房扑转为窦性心律。
艾司洛尔是一种超短效受体阻滞剂,可用于减缓心房扑动期间的心室率。若上述治疗方法无效,可采用大剂量洋地黄制剂或栀子苷C使心室率减慢,或采用普萘洛尔或钙通道阻滞剂有效控制心室率。IA(如奎尼丁)或IC(如普罗帕酮)抗心律失常药物可有效转化房扑,防止复发。事先使用洋地黄、钙通道阻滞剂或B受体阻滞剂来减慢心室率。胺碘酮更适合房扑合并冠心病、充血性心力衰竭等重症心脏病患者。如果心房扑动继续发生,类和类药物都不应继续使用。治疗目标只是减慢心室率,保持血流动力学稳定。
射频消融术适用于药物治疗无效的顽固性房扑患者。2.房颤1。听诊时第一心音的强度各不相同。心律极不规律。心室率快时脉搏短,颈静脉搏动A波消失。(思考:房颤患者心室节律有规律时,有哪些可能性?2.心电图检查:P波消失,心房去极化混乱,呈小而不规则的基线波动,形状和振幅可变,称为F波;频率在350 ~ 600次/min左右。如果F波小,可以通过食道和左心房的电极记录。
心室率非常不规则,通常在100-160次/分钟之间。QRS复合体通常形状正常。心室率过快时,出现室内微分传导,QRS复合波变宽变形。3.治疗(1)急性心房颤动应通过静脉注射洋地黄、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快速治疗,使心率在休息时保持在60 ~ 80次/分钟。必要时,洋地黄可以与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联合使用。窦性心律未能恢复者,可用药物或电击治疗。(2)慢性心房颤动可分为阵发性、持续性和性型。阵发性房颤常可自行终止。当发作频繁或伴有明显症状时,可口服普罗帕酮、氟卡尼或胺碘酮,以减少发作的频率和持续时间。
持续性房颤应至少复律一次,普罗帕酮、氟虎克、索他洛尔、胺碘酮均可。如果选择电休克治疗,应在电休克治疗前给予抗心律失常药物。心房颤动治疗的目的应是控制心房颤动的心室率。优选的药物是地高辛,其可以单独使用或与受体阻滞剂或钙通道阻滞剂联合使用。三、预激综合征)1。心电图显示典型的房室旁路预激:窦性心搏PR间期短于0.12秒;某些导联的QRS复合波超过0.12s,QBS复合波的起始部分是钝的(称为三角洲波),终止部分是正常的;ST-T波呈二次变化,与QRS波群的主波方向相反。房室折返性心动过速发生,最常见的类型是通过房室结的正向传导。4.室性早搏是最常见的心律失常之一。
3.治疗(1)如果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症状明显,治疗的目的是消除症状,缓解患者的焦虑和不安,避免诱发因素。少用IC,类抗心律失常药物,用受体阻滞剂或美西律作为药物。
(2)急性心肌缺血早期出现频发室性早搏;多源(形)室性早搏;成对或持续的室性早搏;当室性早搏发生在前一次心跳的T波上时,应预防性使用抗心律失常药物。利多卡因,其次是普鲁卡因胺。
(室性早搏的先兆有哪些?(3)慢性心脏病应避免使用I类药物,尤其是ic类药物治疗心肌梗死后室性早搏。受体阻滞剂可降低心肌梗死后猝死的发生率。小剂量胺碘酮可用于心肌梗死后心力衰竭和室性早搏患者。
五、室性心动过速1。听诊:心律稍有不规则,第一、二心音分裂,收缩压可随心跳变化。如果发生完全房室分离,第一心音的强度往往会发生变化,颈静脉内间歇出现巨大的A波。
心室搏动反向传递并持续捕获心房时,心房和心室几乎同时收缩,颈静脉呈现规则而巨大的A波。2.心电图检查:心室融合波;心室俘获;房室分离,如果心室搏动传回到心房,P波与QRS复合波有关,此时可能没有房室分离和1: 1房室传导或2: 1房室传导阻滞;QRS复合体电轴向左偏移,时限超过0.12秒;QRS复合形态学在显示右束支传导阻滞时具有以下特点:V1导联为单相或双相(RR);V6中的二维码或QS;当存在左束支传导阻滞时,电轴偏向右侧,V1导联的负波比V6导联的负波深。Rv10.04sV6中的二维码或QS;所有心前区导联QRS复合波的主波方向都是同一个方向:都是上或下。
以上心电图发现提示室性心动过速。3.治疗:无器质性心脏病的患者,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不需要治疗;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和非持续性室性心动过速伴器质性心脏病考试虑治疗。终止室性心动过速:如果室性心动过速患者无明显血流动力学障碍,药物复律。静脉注射利多卡因或普鲁卡因胺。症状明显者,应迅速施行直流电复律。洋地黄中毒引起的室速,不宜用电复律,应给予药物治疗。
六、心室扑动与心室颤动心室扑动呈正弦波图形,波幅大而规则,频率150300次/分钟(通常在200次/分钟以上)。心室颤动的波形、振幅与频率均极不规则,无法识别QRS波群、ST段与T波。心室颤动波<0.2mv,病重病情。临床表现:意识丧失、抽搐、呼吸停顿甚至死亡。
听诊心音消失、脉搏触不到、血压亦无法测到。七、房室传导阻滞1.心电图表现(1)第一度房室阻滞每个心房冲动都能传导至心室,但PR间期延长超过0.20s。(2)第二度房室阻滞①第二度I型房室阻滞又称文氏阻滞表现为:
A.PR间期进行性延长、直至一个P波受阻不能下传心室。B.相邻RR间期进行性缩短,直至一个P波不能下传心室。C.包含受阻P波在内的RR间期小于正常窦性PP间期的两倍。
最常见房室传导比率为3∶2或5∶4此型可发生在任何心脏部位。QRS正常,几乎全位于房室结。②第二度Ⅱ型房室阻滞心房冲动传导突然阻滞,但PR间期恒定不变。下传搏动的PR间期正常或延长。QRS正常,阻滞可能在希室束内。③第三度(完全性)房室阻滞其特征为:
A.心房与心室活动各自独立、互不相关;B.心房率快于心室率,心房冲动来自窦房结或异位心房节律(房性心动过速、扑动或颤动);C.心室起搏点通常在阻滞部位稍下方。若位于希室束,心室约为40~60次/分,如位于室内传导系统远端,心室率可低至40次/min以下。
2.治疗第一度房室阻滞与第二度I型房室阻滞无需接受治疗。第二度Ⅱ型与第三度房室阻滞如心室率显著缓慢,伴有血流动力学障碍,甚至Adams—Stokes综合征发作者,应给予适当治疗。阿托品,适用于阻滞位于房室结的患者。异丙肾上腺素适用于任何部位的房室传导阻滞,急性心肌梗死时应十分慎重,对于症状明显、心室率缓慢者,应及早给予临时性或性心脏起搏治疗。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