备考资料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简介:气管插管、气管扩张器、手术剪刀、止血钳
气管切开术后护理;
1.将患者置于安静、清洁、空气新鲜的病房,保持室温在21,湿度保持在60%,气管套囊上覆盖2-4层温热、湿润的纱布,经常在室内洒水,或用加湿器定期用紫外线对室内空气进行消毒。
2.手术开始时,患者一般采取侧卧位,便于排出气管分泌物。但要经常旋转体位,防止褥疮,防止肺部各部位呼吸运动停滞。
3、准备急救药品和物品,有些物品应放在床上。气管插管、气管扩张器、手术剪刀、止血钳、换药器具及敷料、生理盐水及饱和碳酸氢钠溶液、导尿袋、吸引器、氧化气泵、呼吸机、手电筒等。如有紧急需要,应准备好并妥善保存。
4.谨防气管导管引起的阻塞:阻塞的原因之一是球囊滑脱,另一个是分泌物卡成痂。如果突然出现呼吸困难、紫绀和患者烦躁,应立即取出插管球囊进行检查。为防止气囊滑脱,应注意将气囊扎牢,将线从气管切开伤口中引出,经常检查是否牢固,及时清除结痂。另外,更换导管进行清洗消毒时,防止棉球条留在导管内。
5.及时吸痰:对于气管切开患者,理痰。气道中的痰应随时清除。吸痰时应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注意无菌观察。
6.充分湿化:气管切开患者失去湿化功能,易出现气道阻塞、肺不张、继发感染等并发症。以下方法通常用于加湿:
(1)间歇湿化:每次吸痰后向气管内缓慢注入500毫升生理盐水和12万单位庆大霉素,每天总量约200毫升。蒸汽吸入器和雾化器也可以间歇使用加湿;
(2)持续湿化法,湿化液通过头皮针以输液的方式缓慢滴入气管,滴速控制在每分钟4-6滴,每天昼夜不少于200毫升,湿化液中可根据需要加入抗生素或其他药物。
7.局部感染的预防:气管导管每次清洗消毒2-3次,术后1周气管切口形成窦道后,可拔除外管并更换消毒。气管导管的纱布应保持清洁干燥,并每天更换。经常检查伤口周围的皮肤有无感染或湿疹。导管用0.5%新洁尔灭浸泡,然后煮沸消毒,再用清水冲洗,煮沸消毒。蛇用0.5%新洁尔灭浸泡,每日更换。
8.照顾病人,给予精神安慰:病人气管切开后不能发音,但可以用书面谈话或动作,防止病人因急躁自行拔出插管,必要时尽量固定双手。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历年题目题目实战演练
章节练习章节专项突破
模拟考试优质模拟题
练习记录提高复习效率
8.54MB 下载数8569
7.36MB 下载数6598
7.98 下载数5698
2023年国家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基地名单(西医部分)
25备考怎么学?抓紧听!开课了!
专属课程推荐|2025年临床线上课程大合集!
2023年全国各考区临床执业医师实践技能考试缴费时间|方式|入口|流程汇总
2022年全国医师资格考试技能缴费通知汇总(时间/方式/标准)
2022年执业医师报名考区电话一本通!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