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神经和骨骼肌细胞的生物电现象:静息电位是细胞处于安静状态(未受刺激时)时膜内外的电位差。膜外静息电位相对正,膜内相对负。
(1)形成条件
静止时细胞膜两侧离子浓度有差异(离子分布不均);
静止时,细胞膜主要对钾有渗透性.
形成机制:K流出的平衡电位为静息电位,静息电位的形成过程不消耗能量。
特征:静息电位是钾外流形成的膜两侧稳定的电位差。
动作电位
概念:当兴奋性组织或细胞被刺激到阈值以上时,细胞膜两侧的快速、可逆和可传递的电变化是在静息电位的基础上发生的。动作电位的主要成分是峰电位。
形成条件:细胞膜两侧存在浓度梯度差异;不同条件下细胞膜对不同离子的通透性不同;
兴奋性组织或细胞在阈值以上受到刺激。
形成机制:动作电位上升支——Na流入;动作电位的下降分支是由K流出引起的。
(4)动作电位的特点:(1)产生和传播是“全有或全无”;传播方式为局部电流,传播速度与细胞直径成正比;动作电位是一种快速可逆的电变化;动作电位期间钠离子和钾离子的跨膜转运是通过通道蛋白进行的。
局部电位特征:层次性;2可以总结;电张力扩散。
兴奋的蔓延
同一细胞上兴奋的传导:可兴奋细胞兴奋的标志是动作电位的产生,所以兴奋的传导本质上是动作电位在周围的传播。动作电位以局部电流的形式传导,直径较大的细胞电阻较小,传导速度较快。有髓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以跳跃方式传递,因此比无髓神经纤维的动作电位快。动作电位对同一细胞的传导是“全有或全无”,动作电位的幅度不随传导距离的增加而减小。
细胞间神经传递的特点如下
单向传输;传输延迟;易受环境因素影响。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