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综合考研:病理学重点总结(6)水肿
水肿
定义:组织间隙或体腔内液体过度积聚。其中,水肿液积聚在体腔内,也称为水肿。
机制
1.血管内外液体交换失衡:毛细血管静水压力增加,血浆胶体渗透压降低,毛细血管壁通透性增加,淋巴回流受阻
2.体内外的液体减缓了失衡:肾小球滤过率降低,肾小管重吸收增加
缺氧
定义:组织和细胞得不到足够的氧气或没有充分利用氧气,导致其功能代谢和形态结构发生异常变化的病理过程。
类型
1.低血压性缺氧:由于进入血液的氧气不足而引起的缺氧,使动脉氧分压和供给组织的氧气减少,也称为低氧性缺氧。
原因和机制:吸入的空气和氧气分压低,外部呼吸功能障碍,静脉血流入动脉
2.血液缺氧:由于血红蛋白数量减少或质量改变,血液携氧能力降低,或Hb释氧受阻,导致组织缺氧,又称等渗性低氧血症。
原因和机制:贫血、一氧化碳中毒、高铁血红蛋白血症、血红蛋白与氧气亲和力异常增强
3.循环缺氧:由于血液循环障碍和组织血流量减少而导致的组织供氧不足,也称为低动力缺氧。
原因和机制:全身血液循环障碍和局部血液循环障碍
4.组织缺氧:各种原因引起的生物氧化障碍,降低组织和细胞利用氧气的能力,导致缺氧。
原因和机制:组织中毒、细胞损伤和维生素缺乏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