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医综合考研:病理学焦点诱导(5)肿瘤
肿瘤
肿瘤定义:是在各种致瘤因子的作用下,局部组织细胞生长在基因水平上失去正常调节而导致克隆异常增殖而形成的新生物,常表现为局部肿块。
特征:异常增生和分化
命名原则:表明肿瘤和良性或恶性肿瘤的组织来源(即生物学特性)。
1.良性肿瘤的命名
肿瘤:源组织的名称为“肿瘤”
2.恶性肿瘤的命名
癌症:源于上皮组织的恶性肿瘤。来源组织的名称是“癌症”。
肉瘤:源于间质组织的恶性肿瘤。来源组织名称“肉瘤”。
癌肉瘤:肿瘤组织包含癌和肉瘤成分。
3.特殊肿瘤命名(理解)
一般原则
良性肿瘤
上皮和间叶组织瘤
恶性肿瘤
上皮组织癌:鳞癌、腺癌、腺鳞癌、未分化癌
间叶组织:纤维组织、脂肪、肌肉、脉管、骨、软骨肉瘤
癌肉瘤
上皮成分+间叶成分
特殊原则
恶性肿瘤:精原细胞瘤、淋巴瘤、黑色素瘤、骨髓瘤、无性细胞瘤、尤文氏瘤
恶性肿瘤:白血病、霍奇金病
“母细胞瘤”的良性肿瘤:骨母细胞瘤
“母细胞瘤”的恶性肿瘤:肾母细胞瘤、神经母细胞瘤、髓母细胞瘤
“瘤”但不是真性肿瘤:炎性假瘤,动脉瘤,室壁瘤,迷离瘤,错构瘤,结核瘤,梅毒瘤,粥瘤,
畸胎瘤:含有两个以上胚层组织的肿瘤。包括良性和恶性两种。常见于性腺
交界性肿瘤:介于良性与恶性之间的肿瘤
纤维瘤病,脂肪瘤病
组织结构
1.物质:肿瘤细胞的总称,可以识别肿瘤组织的来源,对肿瘤进行分类命名,确定肿瘤是良性还是恶性。
2.间隙的
肿瘤的非典型性质
定义:肿瘤组织在组织结构和细胞形态上与它起源的正常组织有不同程度的区别。
表现:肿瘤细胞的多形性、细胞核的多形性和细胞质的改变
肿瘤生长模式:扩张性生长(善)、侵袭性生长(恶)和外源性生长(善与恶)
肿瘤扩散:直接扩散和转移(淋巴转移、血液转移、植入物转移)
肿瘤扩散是恶性肿瘤的重要生物学特征,也是死亡的主要原因。
良性肿瘤和恶性肿瘤的区别(不同组织来源的上皮和间皮)
无辜的肿瘤
癌症
组织分化程度
分化好,异型性小,形状与原组织相似
分化程度低,非典型性大,与原始组织形态差异大
核裂变现象
无或罕见,无病理性有丝分裂
比较常见,可见病理性有丝分裂
增长率
慢的
迅速发生的
次生变化
一般不太常见
常见的坏死、出血、溃疡、感染等
成长模式
膨胀的还是外生的
浸润性或外源性
转移
不要转移
经常转移
再发生
术后很少复发
容易复发
对生物体的影响
小,主要是局部压缩或堵塞
严重的压迫、阻塞、组织破坏、感染、转移、恶病质以及最终的死亡都可能导致
恶病质:晚期恶性肿瘤患者可能会遭受严重的消瘦、疲劳、贫血、全身衰竭以及皮肤干燥和黄褐色。
癌前病变:粘膜白斑、慢性宫颈炎伴宫颈糜烂、乳腺纤维囊性增生、结肠直肠息肉样腺瘤、慢性萎缩性胃炎和胃溃疡、慢性溃疡性结肠炎、慢性皮肤溃疡、肝硬化
常见肿瘤的例子
来源组织和偏好部位
上皮组织瘤
满意的
乳头(状)瘤
皮肤或粘膜,外源性乳头状结构
腺瘤(纤维腺瘤、囊腺瘤、多形性腺瘤、息肉状腺瘤)
腺上皮,多见于甲状腺、卵巢、乳腺、涎腺和肠等
恶鳞状细胞癌
鳞状上皮覆盖或化生的组织或器官
基底细胞癌
表皮的基底细胞,多见于老年人面部
移行上皮癌
膀胱或肾盂的移行上皮,常为多发性,乳头状
腺癌
腺上皮,多发生于柱状上皮被覆的粘膜
间叶组织肿瘤
良纤维瘤
纤维组织,常见于四肢及躯干的皮下
脂肪瘤
脂肪组织,多见于四肢及躯干的皮下组织,少恶变
脉管瘤
血管瘤来自血管组织,常见于儿童; 淋巴管瘤由增生的淋巴管构成
平滑肌瘤
平滑肌,最多见于子宫
恶纤维肉瘤
纤维组织
脂肪肉瘤
深部软组织,40岁以上成年人
平滑肌肉瘤
子宫和胃肠道,中老年多见
骨肉瘤
骨母细胞,常见于四肢长骨
淋巴造血组织肿瘤
恶
恶性淋巴瘤(霍奇金淋巴瘤、非霍奇金淋巴瘤)
原发于淋巴结和淋巴结外淋巴组织
白血病
骨髓造血干细胞克隆性增生形成,特征是骨髓内异常的幼稚白细胞弥漫性增生
其他
良、恶畸胎瘤
皮肤色素痣和黑色素瘤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