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医考官方指定网站 下载APP

中医执业医师

首页 > 中医执业医师 > 考试经验 > 正文

2021中医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一年两试辅导知识点

发布时间:2021年09月29日来源:昭昭医考

一试结束了,二试还会远么?目前很多二试地区的考生已经开始备考了,2021中医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一年两试辅导知识点由昭昭小编整理,在此分享给大家,希望对你的备考有所帮助!

2021中医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一年两试辅导知识点,详情如下:

1.“治病必求于本”说明了疾病发生的本质,指出了调治阴阳是治病的根本大法,此句是中医临床诊治的基本原则,対临床具有深刻的指导意义。

2.饮入于胃,游溢精气,上输于脾,脾气散精,上归于肺,通调水道,下输膀胱。水精四布,五经并行。合于四时五藏阴阳,揆度以为常也。

3.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

4.人的认知思维形成的过程。由任物到处物的过程,包含了由感觉-知觉-记忆-比较-分析-综合-判断的由感性到理性、由刺激到反应、由认识事物到正确处理事物的意识思维过程。

5.余知百病生于气也,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

6.本段提出了“百病生于气”的观点。认为多种疾病的发生都是由于各种内外致病因素使气机失调所致。

7.诸风掉眩,皆属于肝。诸寒收引,皆属于肾。诸气膹郁,皆属于肺。诸湿肿满,皆属于脾。诸热瞀瘈,皆属于火。诸痛痒疮,皆属于心。

8.逆者正治,从者反治,从少从多,观其事也。帝曰:反治何谓?岐伯曰:热因热用,寒因寒用;塞因塞用,通因通用。

9.平治于权衡,去宛陈莝,微动四极,温衣,缪刺其处,以复其形。开鬼门,洁净府,精以时服,五阳已布,疏涤五藏。

10.桂枝汤证的辨治要点:恶风寒,发热汗出,头项强痛,鼻塞或见干呕,脉浮缓。理:营卫不和,卫强营弱。法:解肌祛风,调和营卫。(邪气较重者,先刺风池、风府。)方:桂枝汤。药:桂枝汤药用五味,方中桂枝解肌祛风,芍药敛阴和营,两者相伍,调和营卫。生姜辛散止呕,大枣甘平补中,炙甘草配桂枝辛甘化阳,配芍药酸甘化阴,调和诸药。

11.葛根黄芩黄连汤证的辨治要点:身热不恶寒或微恶寒,利下黄色稀水势急臭秽,灼肛,心烦,口渴,喘而汗出,尿赤,苔黄,脉滑数。

12.麻黄汤的辨治要点:恶寒发热,头项强痛,身疼腰痛,骨节疼痛,呕逆,喘咳,无汗,口不渴,舌苔白而润,脉浮紧有力。

13.小青龙汤证的审证要点:咳吐白色清稀痰涎。小青龙汤证病机是表寒里饮,乃因风寒外束,内有水饮停蓄心下胃脘所致。临床以咳吐清稀白色痰涎量多为审证要点,治以小青龙汤发汗解表,温化水饮。

14.小青龙汤由麻黄、桂枝、芍药、炙甘草、干姜、细辛、五味子、半夏八味药组成。方中麻黄发汗、平喘、利水;桂枝解表、通阳、散寒;细辛、干姜散寒化饮,五味子敛肺止咳,防麻、辛、姜辛散太过,半夏化痰降逆止呕;炙甘草甘缓和中,调和诸药。

15.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属太阳蓄水证,五苓散主之。

16.伤寒五六曰,中风,往来寒热,胸胁苦满,嘿嘿不欲饮食,心烦喜呕,或胸中烦而不呕,或渴,或腹中痛,或胁下痞硬,或心下悸,小便不利,或不渴,身有微热,或咳者,小柴胡汤主之。

17.小结胸病,正在心下,按之则痛,脉浮滑者,小陷胸汤主之。

18.半夏泻心汤可辛开苦降,散结除痞,和胃降逆。方中黄芩、黄连苦寒直折,干姜、午夏辛以开之,苦辛同用,降逆开痞;参、枣、草养中气,复胃阳,诸药合用使中州枢机畅,升降有权,上下交通则痞结开散,呕逆肠鸣得解。

19.伤寒发汗,若吐若下,解后心下痞硬,噫气不除者,旋覆代赭汤主之。

20.白虎汤证与白虎加参汤证的鉴别:白虎汤证与白虎加人参汤证的鉴别关键在脉象,1虎汤证脉洪大有力,白虎加人参汤证脉洪而扎。

21.伤寒脉结代,心动悸,炙甘草汤主之。

22.阳明病,发热汗出者,此为热越,不能发黄也。但头汗出,身无汗,剂颈而还,小便不利,渴引水浆者,此为瘀热在里,身必发黄,茵陈蒿汤主之。

23.阳明湿热发黄三汤证的证治异同:此三方证均因湿热内郁肝胆疏泄失常,胆汁外浴所致,均属阳黄,均有身黄,目黄,小便黄,黄色鲜明,汗出不畅,小便不利等主症。治疗均用清热利湿之法。所不同的是茵陈蒿汤证兼有腑气壅滞,病势偏里,故症见腹微满,大便不畅或秘结,治疗用大黄,攻逐瘀滞,用茵陈、栀子清利湿热﹔

栀子柏皮汤证既不偏表,亦不偏里,以湿热弥漫三焦,热盛为主,故症见心中懊侬,发热,舌红较明显,治疗重在苦寒清热,用栀子配黄柏、炙甘草,加强清泄湿热之功;麻黄连翘赤小豆汤证外兼表邪郁退,病势偏表,症见发热恶寒,身痒等,治疗用麻黄、杏仁、连翘、生姜等药宣散表邪,用赤小豆、生梓白皮、甘草等清利湿热。

24.阳明热证的治疗禁忌及误用所致变证:

25.二承气汤证的鉴别:二承气汤证均属阳明腑实证。不同:①调胃承气汤可用于太阳变证和阳明腑实证,其病机特点是燥热初结于胃肠,痞满不甚。此时邪热尚能由里透表,故可见蒸蒸发热,汗出,口渴,心烦,甚则澹语,腹胀满,不大便,舌红苔黄燥,脉滑数或沉实。②小承气汤用于治疗阳明腑实证和厥阴热利,其病机特点是痞满较甚,而燥热实邪结聚较轻,症状以腹胀为主,大便硬结不通,小便次数增加,舌红,苔黄厚而干,脉滑数或数等。

26.少阳之为病,口苦,咽干,目眩也。

27.太阴之为病,腹满而吐,食不下,自利益甚,时腹自痛。若下之,必胸下结硬。28.少阴病,始得之,反发热,脉沉者,麻黄细辛附子汤主之。

29.四逆汤证与四逆散证的证治异同:

均可见四逆。四逆汤证以阳衰阴盛为主,四逆乃阳气衰微不温四末,可见脉微细,但欲寐,下利清谷,手足厥逆的症状,用回阳救逆之法,用干姜、附子、炙甘草治疗。四逆散证因阳气郁遏于里,不能透达四肢导致手足冷。临床表现为手足厥冷程度轻,胧腹胸胁胀闷疼痛,泄利下重,或兼咳嗽,心悸,小便不利,舌苔少或海而不腻,脉弦。用舒畅气机,透达郁阳之法。药用柴胡、枳壳、芍药、炙甘草。

30.寒厥与血虚寒厥的鉴别:寒厥是脉微欲绝,血虚寒厥是脉细欲绝。两者仅一字之差,但病机有别:寒厥通脉四逆汤;血虚寒厥用当归四逆汤。

以上关于“2021中医医师执业资格考试一年两试辅导知识点”的内容由昭昭医考官网小编搜集整理,如果您觉得对您有所帮助,可以随时关注昭昭医考官网中医执业/助理医师。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上一篇:湖北省宜昌2021医师资格医综考试已结束了 下一篇:国家医学考试中心:2021医师资格考试答疑
去做题

昭昭学习资料下载

考生必看

课程中心 MORE+

热点资讯

免费备考资料包

昭昭医考APP 百万医考生都在用的APP

昭昭题库-随时做,昭神直播-随心学!

一键安装做题

考试选择

注册即送专属好礼!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恭喜你注册成功!!!

1请长按左侧二维码图片,保存至手机相册。

2前往手机微信识别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并领取大礼包!

PS:不要刷新或关闭页面哦!

温馨提示

你好,你已经是昭昭老粉丝啦~
不可以领取礼包了哦,
可直接登录学习购买课程。

知道了 登录学习
登录窗口
注册登录后,系统将自动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请扫码获取免费资料包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