昭昭医考官方指定网站 下载APP

中医执业医师

首页 > 中医执业医师 > 专业百科 > 正文

溃疡性结肠炎是通过哪些方式检测出来的

发布时间:2021年01月28日来源:昭昭医考

为了帮助参加2021年中西医实践技能复习的考生顺利复习,溃疡性结肠炎是通过哪些方式检测出来的-昭昭医考官网小编收集整理了2019年中西医实践技能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溃疡性结肠炎是通过哪些途径检测出来的?

1.验血

可能有轻度或中度贫血。重症患者白细胞计数增加,红细胞沉降率加快。严重者血清白蛋白、钠、钾、氯下降。在缓解期,如果血清2球蛋白升高,球蛋白降低,往往是复发的先兆。

2.粪便检查

活跃期有粘液脓、血便,包括常规、培养、孵育等反复检查均未发现阿米巴囊肿、血吸虫卵等特异性病原体。

3.纤维结肠镜检查

这是一种有价值的诊断方法,其病变的性质可以通过结肠粘膜活检来确定。病变多始于直肠,呈连续弥漫性分布,表现为:黏膜血管纹理模糊紊乱,黏膜充血、水肿、变脆、出血、脓性分泌物粘连,黏膜也粗糙颗粒状;明显病灶可见弥漫性多发性糜烂或溃疡;慢性病变患者结肠囊变浅、变暗或消失,假息肉和桥粘膜。

4.钡灌肠检查

这是一种重要的诊断方法。主要变化如下:粘膜紊乱和/或颗粒性改变;肠管边缘呈锯齿状或毛刺状,肠壁有多个小的充盈缺损;(3)肠道缩短,囊袋像铅管一样消失。此检查一般不适用于重症或暴发性病例,以免加重病情或诱发中毒性巨结肠。

5.粘膜组织学检查

活跃期和缓解期有不同的表现。

(1)活跃期内在膜内有弥漫性慢性炎症细胞、中性粒细胞和嗜酸性粒细胞浸润;隐窝内有急性炎性细胞浸润,尤其是中性粒细胞浸润和上皮细胞间隐窝炎,甚至形成隐窝脓肿,可塌陷为固有膜;凹坑上皮增生,杯状细胞减少;可见粘膜表面糜烂、溃疡形成和肉芽组织增生。

(2)缓解期中性粒细胞消失,慢性炎症细胞减少;隐窝大小形状不规则,排列紊乱;腺上皮与粘膜肌层间隙增大;潘氏细胞化生。

6.免疫检查

IgG和IgM略有升高,抗结肠粘膜抗体阳性,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比值下降,血清总补体活性(CH50)升高。

以上是溃疡性结肠炎是通过哪些方式检测出来的-昭昭医考官网希望考生积极备考,多关注昭昭医考官网


免责声明:本站所提供的内容均来源于网络,如涉及侵权问题,请联系本站管理员予以更改或删除。

上一篇:2019中西医实践技能:小儿肺炎检查方法 下一篇:2019中西医实用技巧:检查膝跳反射的方法是什么
去做题

昭昭学习资料下载

考生必看

课程中心 MORE+

热点资讯

免费备考资料包

昭昭医考APP 百万医考生都在用的APP

昭昭题库-随时做,昭神直播-随心学!

一键安装做题

考试选择

注册即送专属好礼!

你要悄悄努力,然后惊艳所有人!

恭喜你注册成功!!!

1请长按左侧二维码图片,保存至手机相册。

2前往手机微信识别二维码,关注官方公众号并领取大礼包!

PS:不要刷新或关闭页面哦!

温馨提示

你好,你已经是昭昭老粉丝啦~
不可以领取礼包了哦,
可直接登录学习购买课程。

知道了 登录学习
登录窗口
注册登录后,系统将自动下载

请扫码进入刷题通关模式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

请扫码获取免费资料包

长按二维码保存到相册